国家应对医院建设投重金

2013年11月12日07:23  《生命时报》  微博

  今年,很多医院试行了医药分开制度,然而,10月17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2013年1~8月全国医疗服务、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看病费用数据却表明,看病费用仍在上涨。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照旧,医患矛盾改善不明显。根源何在?钱,或许就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几乎每一个谈到医改的专家,都会提及同一个观点:增加国家投入。国家财政支持在医疗改革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有数据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财政投入占大多数公立医院全年所需费用的60%,此后逐年减少。2009年,时任原卫生部部长的陈竺就曾撰文直言,医院的支出90%以上依靠收费获得。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得医院逐步背离了公益性的目标。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政府投入不足,会使得医院逐利冲动更高;医院为了创收,就要安排医生多接诊;医生无法得到应有的待遇,于是从所开药物和检查费用中贴补……这样的循环若延续下去,其后果可想而知。

  必须承认,政府对于医疗的投资是在逐渐加大的。今年3月,官方公布数字:四年以来,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累计投入2242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4.4%提高到了5.7%。中央财政对医疗卫生累计投入655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2.28%提高到3.19%。但这样或许还不够。只要医院仍需靠收费维持基本运营,就算有医管局和各方面的措施,要实现医药分家还是很困难,所以,老百姓看病的费用依然无法实现预期中的下降。

  此外,看病难的根源在于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换句话说,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仍显不足,特别是在软件投入上。有专家走访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发现,过去“平房、板凳、嗑瓜子”的情况变成了“楼房、沙发、看电视”,硬件水平上去了,但人员水平没上去,老百姓还是不愿去看病。医院建设的投入,应当软硬并重。合格、过硬医疗人才的培养和维护,同样需要国家投入。就像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所建议的,应让基层医生也和乡村教师一样,工资由政府来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分级就诊,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

  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穷医疗,因为前者是在投资未来,后者是在维护每个人的生存之本。所以,在医疗卫生行业投入重金尤为必要。我们需要让医院保证最起码的公益性,那是一个最不该产生贫富、阶级差异的地方,因为,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当某些地方还有钱公款大吃大喝、大兴土木时,也许可以反思一下,在医疗投入上是否过于吝啬了。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