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进驻81家医院涉水药房托管

2014年02月18日09:14  经济日报  

  随着新医改“医药分开”大旗再次催热医院药房托管,中药饮片行业生产规模最大的上市药企——康美药业也开始涉水药房托管业务,不到半月已将广东、吉林、辽宁三省80余家医疗机构的药房收入囊中。

  康美药业近日发布公告称,辽宁中医药大学将4家直属医院及辽宁省中医医疗集团所属22家医院药房交予公司托管;10日,康美称已与吉林通化市政府签订了45家公立医院药房托管协议,将独家统一托管上述医院药房;而春节前后,康美已两次发布公告,称与广东揭阳市10家公立医院签署了药房托管协议。

  康美药业布局药房托管领域意欲何为?医药流通巨头们在医院药房的“圈地运动”前景又如何?记者进行了有关调查。

  巨大的市场诱惑

  康美药业此前曾因连续收购多家医院备受关注,此次涉水药房托管新业务,无疑是在其坚定推进的医药全产业链提升进程中又迈出了一步。

  根据此前康美与揭阳市医院签署托管协议的公告中所透露的细节,康美对这些药房的托管期限长达15至20年,期间医院所用的所有药品由康美统一供应、集中配送。康美的药品供应链及服务延伸至医院仓库,药品从医院仓库领入药房即视为医院确认购入,以广东省统一招标挂网价格和实际领取数量结算。

  由此,康美可望吃下医院渠道的巨大“蛋糕”。根据康美公告,仅揭阳普宁市9家协议医院2013年业务收入就约达13亿元。一般情况下,医院每年药品采购量约占业务收入45%左右,也就是说,药房托管后,未来上述医院的药品销售约5亿至6亿元都将由康美统一供应配送;而目前,康美针对上述医院的自主销售规模仅1亿元。

  除了看得见的真金白银,康美更希望借此提升医药全产业链优势。康美有关人士表示,随着自主销售+药房托管的渠道资源进一步增加,公司对上游医药工业企业和优质品种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对下游优质医疗资源的吸引力也更强,由此增强全产业链竞争力。

  事实上,医药流通巨头们针对医院药房的“圈地运动”去年已悄然拉开,近几个月来不断升温。目前,白云山、嘉事堂、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南京医药等多家药企均已涉足该领域,接受其托管的不乏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大医院的身影。

  对于药房托管升温的原因,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廖新波认为,在“医药分开”大趋势下,随着“药品零差率”、“取消以药养医”等措施的推行,药房对医院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已逐渐从收入部门变为成本部门,这给流通企业带来了药房托管的机遇。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则指出,医院药房占据全国药品市场份额接近80%,即存在超1万亿元的现存容量,这对多年来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医药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诱惑。

  前景雾里看花

  不过,药房托管是否能为药企带来高额利润和光明前景,目前仍是雾里看花。康美药业公告频发下的股市表现并不算亮眼。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市场对其药房托管业务的未来发展仍持观望态度。

  药房托管前景不明,首先有来自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虽然药房托管升温与政策推动密不可分,但争议在业内一直不断,可能影响未来政策走向。廖新波就曾公开撰文,认为药房托管会导致绝对的垄断,因为只是药房的管理者改变了而已,并没有真正地“医药分开”,而且托管方就只有一家医药公司,一对一、一对多的模式造成托管方一家独大。国药控股高级顾问干荣富也向媒体指出,因药房托管产生的利润,有医院约定与医药公司进行利润分成,这种利益再分配造成医院“以药养医”的盈利模式并无实质变化。

  另一个风险则来自巨大的成本投入。有业内人士透露,药企要托管医院药房,前期投入资金十分巨大,还需具备雄厚的软实力,比如必须配备执业药师,高昂的运营管理费用使托管方利润微薄。事实上,药房托管在全国各地的试点已经进行了十多年,药企因亏损而退出托管的案例确有发生。

  虽然存在种种不确定性,但2014年这一“圈地”竞争很可能还会好戏连台。有业内人士指出,医院药房市场一旦形成稳健的格局,将很难被改变,药企只有尽早动手才能预期更大收益。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