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2015年1月26日完成台本——人工流产低龄化:谁的“痛”?
(节目导视)
解说:
年龄越来越小 人数越来越多
一份报告揭示严峻现实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吴尚纯教授:
在人工流产的妇女里头,年轻和未育的比例太高了。
解说:
每年高达1300万人次的人工流产
不满25岁的女性占到近一半!
通过这个调查就验证了,大家的一些想法,不是出乎意料的一个结果。
解说:
她们
为什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新闻1+1》今日关注,人工流产低龄化,谁的“痛”?
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天晚上的节目我们关注一个数字,以及这个数字背后所呈现出来的一个社会问题。
那么今天媒体纷纷在报道,中国一年下来,人工流产的数字是1300万人次,这个数据并不新鲜,因为去年也出现过,但是人们关注它是因为连续几年,人们从这样的一个数据中看到了一个未婚和低龄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作为父母、作为学校、作为社会我们能不能去干涉这样的一个趋势的形成?
我们今天就一同关注。
解说:
今天,在《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人流低龄化:迷惘青春之痛”的报道中,所提到的一个数字引发了舆论关注,那就是我国每年人工流产达到1300万人次。实际上,对于1300万这个数字并不是首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早在2013年和2014年,这样一个数字就曾多次出现在权威媒体的报道中。但即使是这样一个高人次的数字,也并不能准确反映出现实的的严重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吴尚纯:
这个1300万(数据)这个里头恐怕不包括计划生育系统的数据,最近这些年好多民营医院都做人工流产所以民营医院很多的数据也可能统计不上来,然后咱们再说那个没有注册的,没有登记的那种所谓私人(诊所)或者是地下的人工流产数,所以它就不会全,这个数永远是低谷的。
解说:
在今天,与关注这个并不新鲜的数字相比,人们更关注的是,在这个数字背后,透漏出来的更加严峻的问题。媒体报道,在1300万人次中,2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占到近一半,女大学生甚至成为“主力军”,低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
吴尚纯:
我们最近这几年之所以特别关注人工流产,是觉得在人工流产的妇女里头,年轻和未育的这个比例是太高了,那么她们这个人群的人工流产,特别是重复流产,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解说:
从2013年开始,包括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内的多家研究机构,在我国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人工流产调查。通过对全国30个省的300家医院,近8万例人工流产的调查研究显示,流产的平均年龄为28岁,最小的只有13岁。而24岁以下人群占到了31%,而19岁以下的占3.1%。
吴尚纯:
我们在这个专业的范围里头,大家都是有这个(低龄化)担心,但是就是苦于没有具体的数据,我想我们通过这个调查就验证了大家的一些想法。不是出乎意料这样的一个结果,我们现在特别关注的19岁以下,特别年轻,这些年轻的孩子,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避孕意识很差,风险意识很差。
解说:
吴教授所在的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还做过一份这样的调查报告,结论是,概括起来,我国目前人工流产现状和原因,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绝对数大,世界第一,每年800—1300万,二是流产人群低龄化,25岁以下占28.5%~47.5%,少女人流占3%;三是未婚未育比例高,未婚31.4%,未育49.7%;重复流产比例高,55.9%6~5.4%。
吴尚纯:
现在我觉得社会上要做的一件事情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对人工流产的问题,大家都要重视,我觉得现在我们这些医护人员,对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视了。但是学校和社会对这个方面的问题,重视还不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
董倩:
好,回过头来,我们先关注这个大数1300万人次,刚才短片中的那位专家也说了,这个数字应当说并不是一个多么准确的数字,因为这个数字刚才我们也讲过,2013年、2014年都在媒体上见诸过报端,但是为什么还要引用它?是因为在我们国家并没有一个能够精准的去监测每年下来我们到底有多少次人工流产的机构。
那么在这我们也想说,要想解决这样一个社会问题,首先要先摸清楚到底有多少例这样的情况,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先要把问题摸清。
好,我们再回过头来说接下去我们要关注的几个数字。我们先看,在我们国家人工流产是有这么几个特点,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是世界第一,人口基数大,因此这个绝对数人工流产也比较大,是世界第一,每年800万到1300万次,那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流产人群的低龄化,你看25岁以下的人占到28.5%到47.5%,少女在里面占到了3%,其实这个数字你看起来绝对数字比较低,但是你要乘以这个数字的话,那它呈现出来的数字并不低。
未婚、未育的比例高,你看未婚的比例31%,未育的比例将近一半,重复流产的比例高,55.9%到65.4%。
好,我们再来看,刚才专家也涉及到,30个省、300家医院有将近8万次的人工流产里面,24岁以下的28.5,19岁以下的在这个数字里面占到3.1%,还有一组数据你看,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过20%曾经是非意愿妊娠,其中有91是非意愿人身诉诸流产,这个数字是相当大的。
其实今天我们说流产这个事,应该说是一个非常私人化、个人化的这样的一个选择,它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当这么多的数字累加成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呈现出一种趋势的时候,这就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问题,它就变成了一个社会的问题。
好,我们换一个角度,医生、护士、专业人员这些年来是怎么看出现的这种趋势的呢?继续关注。
解说:
北京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国内最早建立、也是接诊人数最多的宫腔镜中心,2013年,来此治疗宫腔粘连的患者超过1500例,其中绝大多数患者的致病原因,就是人工流产。
北京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副主任 郑杰:
人工流产它的近期并发症,包括穿孔、感染这些,远期有一个并发症就是宫腔粘连,我们的病人往往是育龄妇女,二十一二岁的病人并不鲜见。其实年龄很轻,一看子宫内膜只有两三毫米厚,那么这种宫腔我们称之为就像一片沙漠一样,你在沙漠上,无论是用多好的种子在上面种,它也是种不出庄稼来。
解说:
来到郑杰这里的患者,大多是准备要孩子,才发现子宫出问题。而按照一次人流术后的宫腔粘连发生率6%——10%计算,郑杰估计中国每年新增的患者可能高达上百万,更多的人只是因为还没打算生育,而没有发现问题。
郑杰:
很多的潜在的我们的患者,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比方说越来越多的流产的病人是低龄化的趋势,从初中开始,一直到高中甚至大学,很多的年轻女孩去做流产,就是上游出现了那么多的病人,等到她们真正想生育的时候,那么就成了我们的患者。
解说:
宫腔镜下的子宫粘连手术触目惊心,更惊心的是,即便经过这样的手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身体无法恢复。
郑杰:
就在这个屋子,不止两三次,有非常年轻的女性患者,因为她们彻底失去了作妈妈的能力,子宫内膜已经被破坏了,做完手术以后也恢复不了,哭得都晕厥了。
她当初以为做无痛人流,花上一千块钱,在梦幻之中就给做了,但实际上她不知道,这个做手术的时候,大脑皮层受到抑制,反而会把更深层次的内膜破坏,所以无痛人流实际上对于很多的目前的粘连来说,是一个幕后的黑手。
解说:
在宫腔镜中心的上游科室妇产科,医生能够更加明显地感受到的人流低龄化的趋势。
复兴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张李松:
门诊有数据可以显示,这几年(人工流产)平均年龄逐渐减小。十几岁到25岁以内的起码有一半左右。而且外来打工的来北京的,这些孩子们做人工流产的非常多。
解说:
除了外来务工人员,学生群体的人工流产数字,也在显著增多。
张李松:
我们碰到一个最年轻的十三四岁一个宫外孕的患者。然后我这几年也碰到过,刚刚高考完了以后,小姑娘怀孕了,做人工流产,还在中期引产的也都有。经常我们问她,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不好好避孕呢,但是她们就是讲,其实也没很多的宣传,有时候只要病人到了以后,做完流产以后,我们才做宣教,在门诊的计划生育室有个宣教,但是在之前,可能就没有机会给年轻小姑娘进行宣教了。
董倩:
随着我们这个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开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的观念也越来越开放。那我们看在大多数15到20岁的中国未婚青年里面如果问他们对象婚前性态度是什么?他们是持开放态度。
但是,就是这些持开放态度的年轻人里面,只有不到5%的人了解生殖健康的正确知识,不到15%的人具有预防艾滋病的正确知识。那么美100名这些人的女孩子里面有4个人怀孕,她们中90%的人会选择人工流产。
可能看到这些数据有不少人会说,这些年轻人真傻呀,这些基本的知识怎么都不知道呢?但问题是,你可以说她们糊涂,说她们傻,可是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有谁,是家长、是学校、是社会教给她们过,她们从哪里知道这些最基本的知识?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才会使得这样一个数字在不断的增加,呈现出一种低龄化的趋势?
接下去我们就连线一位专家,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胡玉坤副教授,胡教授曾经参与国联合国青少年服务课题性研究课题很多年,好,那胡教授您看,就我们看这些就是在婚前怀孕的这些女性,年轻人,而且甚至有非常低龄的这些女孩子,您的观察,她们更多的是愿意去大医院正规的合格的合规的医院做流产手术,还是说愿意去一些就是这种盈利的这种私人医院,甚至是小诊所去做这种流产手术?您的观察。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胡玉坤:
据我观察,很多青年人,尤其是未婚青年都到一些民营医院甚至一些小诊所去了。
董倩:
原因是什么?
胡玉坤:
主要原因是因为,公立医院本身虽然没有把未婚青年排除在外,但是这个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治疗服务,而不是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所以那些服务提供者,很大程度上他又缺乏为青年人提供服务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他非但没有同情理解,相反有的时候对这种未婚青年往往横加指责,所以服务本身也缺乏一些保密和隐私,缺乏对青年人以一种平等、友好、尊重的态度来对待,所以年轻人去那里看病往往感到很尴尬,也觉得有很多的污名姓氏感到有羞辱,所以我去做调查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得是,青年人谈到特别害怕看医生的眼睛。
董倩:
那胡教授您觉得像公立医院,像大医院,他们为什么要戴着一种偏见去对待这些孩子?为什么这些民营医院,甚至一些私人的这种小诊所,他们反而能够平等的去对待这些孩子?
胡玉坤:
民营医院往往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他们为了吸引年轻人,他往往恰恰是把一些对青年人友好服务的一些因素融入了他自己的服务。但是商业化的这种服务体系又不可避免使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向青少年征收比较高的费用,青少年你知道恰恰是一些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人群,这个他往往挨了宰以后,还要接受过度的服务,因为这些民营医院往往为了商业利益,就是说把一些小病夸大为大病,所以收取了较多的服务费用,所以对青年来说,而且他们大量的宣传是有误导性的。
董倩:
我恰恰是想问您这个问题,胡教授,对于这些民营医院来说,可能做这些关于无痛人流方面的宣传力度也挺大,而且宣传的广告词也挺让人看上去放心的,那么怎么去对这种手段进行规范?需不需要对他们进行规范?
胡玉坤:
对他们加强规范是非常必要的,我觉得现在政府应该是除了政策引导以外,应该加强这一块,对妇科市场的监管,这一块就是现在人为的尤其是黑诊所,人为设计的陷阱很多,现在商业性的广告和虚假信息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所以叫一些青年人尤其是未婚青年无所适从,所以很多人把无痛人流当做一种避孕的方法,把紧急避孕药当做一种常规的避孕药,其实是后患无穷,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董倩:
我问您最后一个问题,可能也无解,因为刚才我们说了,这个孩子们怕去医院留下痕迹,另外不愿意面对医生那些比较严厉的眼睛,所以他们愿意去这些小诊所私立医院,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告诉父母,所以他们的健康他们的安全可能都会处在一种真空状态,没有人保护,您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胡玉坤:
这个问题首先我觉得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问题是一个基本的人权问题,所以我觉得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首先政府除了政策引导以外,我们期待政府要加强对这一块的投入,要宣传对青少年友好的服务的理念,并且要因地制宜的建立起青年友好服务的一些机构。
董倩:
那么您看现在卫计委合并了,但是它的这些职能您看怎么能够更加把它给细分一下,能够落实到像我们需要关注的这些青年人身上?
胡玉坤:
对,我们很期待的,因为卫生和计生这两块合并,我们更期待它能够把针对青少年的预防性服务和医疗服务这两块整合起来,更好的为青少年提供服务。
董倩:
好。
胡玉坤:
因为这两块对青少年、未婚青年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董倩:
好,非常感谢胡教授。
其实刚才除了胡教授说的政府要关注之外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可能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关注的是怎么从教育方面去解决问题。
女:我怀孕了。
男:不是,那你觉得你该怎么做啊?
女:你问我啊?
解说:
女主角意外怀孕,于是男朋友就带着她去做人工流产,不料引起大出血,类似的情节,出现在今年很多部青春电影中。“流产”,似乎成了爱情里必不可少的经历,也因此,“无流产,不青春”,便成了很多媒体对于最近上映的反应校园生活青春电影的一种评价。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女:谭小晶在吗?准备手术。
谭小晶:我去了。
女:家属呢?
女2:咱们家出身不好。
解说:
不知道电影中的这些桥段,会给同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据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未婚怀孕的女性青少年中,90.9% 有过人工流产的经历,而多次流产的比例,更高达19%。
大学生:
前段时间我看好多同学去人流意外怀孕。
解说:
这是苏州一所高校的一名大三学生。据她反映,因为同学中间有需要做人工流产,学校门口开始有人派发人流手术的广告。随后记者来到广告上的医院。
妇产科医生:
我们这儿好多一半都是你们学校里的。所有的操作都有风险的,只不过是医生尽可能把风险控制在最小。
解说:
沈阳中山医院竟然发布过这样一张海报,称大学生做人流手术可分期付款,首付30%起。这份海报特别强调说,“活动只限学生”。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就会出现很多“无痛人流”的专业网站和广告。几乎所有广告都在强调“安全”、“无痛”,这样随处可见的广告,究竟会给青少年带来什么样的误导?
事实上,早在1979年, 当时的卫生部和教育部,就曾联合印发《中小学生卫生工作的暂行规定》,第一次以政府规定的形式提出,“要加强青春期卫生教育”,但是有媒体评论说,这样的要求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北京协和医院计划生育科主任医师范光升:
年轻人他现在性的发育成熟的年龄都提前了,可是他结婚的年龄往后推了,那么从他首次性行为和他结婚的这段时间比较长,这样就容易造成未婚先孕。
解说:
一个又一个年轻人遇到的青春期困扰,正在汇聚成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
《少年时代》
男:不发生性关系,对不对。第二方法是什么?避孕措施。
解说:
困扰,不仅仅来自于中国的年轻人。在刚刚获得金球奖三项大奖的美国电影《少年时代》里,也有这样的场景:爸爸梅森询问得知,未成年的女儿萨曼莎将要参加狂欢聚会,并且男朋友也会参加时,语重心长的给了她两条忠告。虽然女儿当场脸红,但是父亲说,这是人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董倩:
刚才的电影片断是西方人怎么教育孩子在性方面,刚才我们短片也提到了在1979年,也就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曾经以政府的这种方式提出要加强青春期卫生教育,但是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过去了,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对青少年的这个性教育,不客气的说真的是进步并不大,因为我们可以从自己经验,不用问别人,问我们自己就可以了,我们的性知识是从哪里得来的?有多少是从学校得来的?又有多少是从自己的家长那里得来的呢?
好,怎么教育这个话题,接下来我们就连线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孙主任您看,目前我们说,对于青少年的这个性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无非就是守贞教育、安全教育和整合教育。
如果说与时俱进的话,您觉得现在我们对于现在这个当下的这个年轻人,应该怎么对他们进行性的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
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很好的建议,他们认为一个就是要对,特别青少年未成年人,不要过早的发生性行为,这样对他的身体生活都有伤害。但是他会有一个忠告,就是当你一定要发生性行为,你一定要做的话,他就会建议你采取安全措施,使用安全工具,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一个方法。
董倩:
那现在我们老说要整合教育,怎么叫整合教育?怎么让整个资源整合起来给孩子们教育?
孙云晓:
我认为现在整合教育就是家庭、学校、社会都需要对青少年的性教育给予支持。家庭是最重要的场所,因为是个性化的,所以从小就得关心。
父母最现实的态度有两个,第一个首先要跟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良好的亲自关系性行为就会减少,但是有一条就是说,当孩子问你什么的时候,你要坦然的回答,跟孩子讨论性的问题。
董倩:
好的非常抱歉我要打断您一下,孙教授时间要到了,刚才我们说,家长要坦诚,学校要与时俱进的去教育,而且社会不要歧视这些也许会犯错的孩子,孩子们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