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云南白药相关产品被检出不达标
防霾口罩功效多数不靠谱
防霾口罩逐渐成为热销品,其质量问题也在突出,颇让业界担忧。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公布对宣称具“PM2.5防护”功能口罩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69批次样品中超八成产品不合格。在业内看来,目前防霾口罩市场确实混乱,企业执行标准和检测标准的不一致成为导致高比例产品不合格的主因之一,因此行业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
多品牌口罩登质检黑榜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防霾口罩检测结果显示,抽检的69批次产品中,56批次口罩的过滤效率实测值低于参考值90%,占总抽样数的比例超过八成,16批次口罩标识信息不全、未标称产品执行标准或生产日期,24批次纺织品口罩面料或里料的pH实测值超过8.5,占纺织品口罩总抽样数比例七成。
在不合格名单中,包括很多知名品牌。其中,3M耐适康舒适口罩的过滤效率为81.3%,绿盾PM2.5抗菌防霾口罩过滤效率为53.5%,另一款绿盾PM2.5无纺口罩(成人款)过滤效率为66.2%,云南白药雾霾防护口罩的过滤效率最低,只有24.2%。
去年3月,上海市采集38批次样本中,24批次口罩过滤效率实测值不合格,21批次产品标识中未标注滤料等级,6批次未标注产品的执行标准。为进一步了解情况,北京商报记者昨日试图联系3M中国公司和云南白药办公室,但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而绿盾口罩生产企业上海康纶纤维在确认收到记者发去的采访问题后,截至记者发稿并未给予回应。
防霾口罩市场混乱
自2012年冬天开始,防霾口罩随着雾霾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宣称“PM2.5防护”、“隔离粉尘”、“防霾”等各种防护功能,成为厂家炙手可热的脱销品。而众多纺织企业也盯上了雾霾经济,纷纷开始涉足生产防霾口罩,市场上每只口罩的价格从1元到上百元不等。
“市场混乱必然造成不合格产品的出现,而企业执行标准与检测标准的不一致也是造成绝大部分防霾口罩产品不合格的原因之一”,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国家对于防雾霾口罩的生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企业执行的是医用口罩标准,有的执行防尘工业口罩标准,还有企业使用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甚至有企业没有执行任何标准。”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采用《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对口罩的标识、过滤效率、微生物指标等项目进行风险监测。
国家标准尚待完善
据了解,目前医用防护口罩和工业用防尘口罩均有国家标准,且列入生产许可管理范畴。而专门针对雾霾防护类型的口罩并没有特殊规定。
有业内人士认为,受雾霾经济利益驱动,时下各类打着防霾旗号的口罩充斥市场,各方企业纷纷抢滩,在此背景下,雾霾防护类型口罩行业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
防霾口罩的标准制定除了对过滤效率的规定,还应考虑泄漏度。“过滤效率的测定是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中,测试结果与口罩使用的材料有关,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泄漏度的问题,即口罩与脸的贴合度,这与口罩的形状有关”,上述协会负责人表示,“尽管过滤效率不是惟一的标准,但是过低过滤效率的产品也不建议消费者购买。”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针对防霾口罩的民用口罩标准制定方案已经启动,预计今年可以出台。
北京商报记者 齐琳 赵秀静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