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白燕:商业健康险的产品发展趋势

曹白燕:商业健康险的产品发展趋势
2018年12月28日 18:15 新浪健康

在12月3日第18期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举办的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上,健医科技CEO曹白燕以商业健康险产品的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本文根据演讲内容进行了整理和编辑,部分有删减。

曹白燕 健医科技CEO曹白燕 健医科技CEO

我准备先讲健康险产品的现状,保险公司是怎么进行产品开发的,还有未来产品的趋势, 我们未来的机会可能在哪里。

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

我国健康险增长率很快,2013年收入增长30%,2014年增长40%,2015年增长50%,预计2016年收入要翻倍,将达到5000亿左右。如果拿这个基数和增长率计算,2020年健康险的市场规模达到1.2-1.5万亿是可预期的。

商业健康险市场竞争情况

这个市场并不是只有专门的健康险公司可以做。寿险公司、健康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财产险公司等148家保险公司都可以做健康险,只不过会有一些限制而已。

中国的健康险公司数量非常少,到现在也只有六家公司。有很多诟病说我们中国的商业健康险在整个医疗支出里面只占了2%,而美国占了20%-30%。但是从发展的速度来看,我认为健康险的发展已经非常快了。

健康险产品结构

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从专业上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个就是一次性给付型的疾病保险,所谓疾病保险就是重大疾病保险。如果被保险人生病了,保险公司就会赔偿一笔钱。被保险人只需要提供诊断报告,至于钱怎么用保险公司不管。

第二种是报销型的保险,也就是医疗保险。在保险公司承保范围之内,根据被保险人的实际医疗服务项目或其他支出提供报销。

还有两种分别是失能保险和护理保险,现在还是非常少见的。

目前重大疾病保险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占到健康险保费规模的70%,是目前市场主要产品,大多由寿险公司以附加险形式销售。医疗险产品占比约30%,大多数参保者通过工作单位,以团险形式参保。

预计到2020年,重大疾病险与医疗健康险的比例将由7:3变为6:4。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人口老龄化加重基本医疗的压力,商业医保补充势在必行;政府的政策利好,如税优健康险;企业对人才的竞争驱动对团体健康险的需求;居民的财富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报销型医疗险和高端医疗服务需求。

健康险产品特点

目前大多数的保险产品有以下的性质:一个是保费比较高,包含大量渠道、运营的费用等,同时保额并没有那么高,常见重疾保额就是十万、二十万;二是核保比较复杂,所谓核保就是审核后才能申报,核保需要体检,等待期也长;三是理赔比较烦琐;四是包含的服务比较少。这些特点当然不能一言而蔽之,但是大多数产品是这样的。

健康险产品开发模式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现在的产品状态?传统的健康险开发思路要考虑渠道、考虑业绩达标、考虑费用获取、考虑产品价值率达标。因为90%以上的产品是由销售渠道提出来的。销售渠道会考虑什么?它考虑我明年业务量能不能达标,能拿到多少钱,费用够不够高。

我认为以客户为本的产品开发模式更能代表未来方向,或者说能给保险行业带来发展契机。它是根据客户需求确定产品形态、确定价值率、确定渠道的。

健康险未来发展趋势

我认为未来的趋势是“1+3”,“1”是次标准体人群,未来保险公司需要承保一些非标准健康的人群。“3”就是数字化理赔、健康化管理和移动化销售。

2015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约为4300000例,有2814000个癌症死亡案例。除癌症外,我国还有逾2亿心血管疾病患者,4000万冠心病患者。每年死于各种冠心病的人数超过100万,每小时约有260例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人类生命饱受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三大挑战。这三类次标准体人群的保险供给是远远小于需求的,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保险公司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少。我们对于这种次标准体人群,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考量不同于健康人群的发生率基础、严密监控实际经验与预期的差距、投保时已罹患病症的严重程度、健康促进与“良好控制”的定义。

数字化理赔是建立数字化的价值链和智能赔付。不需要纸质的单据、理赔申请书、扫描以及核保等流程,而是直接进行信息化对接。同时也能够更及时的获取详尽数据便于以后产品的开发。

健康化管理体现在用金融杠杆来奖励那些健康行为习惯好的投保者,同时惩罚那些不好的投保人。通过投保人的行为而不是结果来进行管理,即对产品涨价或者是降价。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机制来管理人群的行为习惯。

移动化销售是一个趋势。现在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们习惯在手机上买东西,保险销售也是一样,移动销售在未来会成为一个趋势。

新闻排行榜

健康美图

名医有话说

大医精诚

特别推荐

品牌策划

高清视频

热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