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盛会|2020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沈阳分会场顺利举办

云端·盛会|2020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沈阳分会场顺利举办
2020年12月27日 13:08 新浪健康

受沈阳突发疫情影响,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0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沈阳分会场于12月25日-26日于线上顺利举办。

1225日会议聚焦前沿,围绕肿瘤标志物展开消化道肿瘤、肺部肿瘤、免疫专场及指南解读等领域开展专题研讨,1226日奉天乳腺癌高峰论坛暨乳腺癌MDT年终盘点全天时间针对乳腺癌的诊疗进展、转化研究、精准治疗、新药研发及临床研究等多维度深入研讨。众多行业专家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线上近1万多位医生同道参与学习,获益匪浅。

部分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专场致辞,探索学术进展

12254大专场专家致辞中一致表示感谢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涛教授及其团队的精心组织,尽管疫情反复,但大家都很高兴能够准时聚首线上分享学术观点、临床实践。

肿瘤标志物应用消化道肿瘤专场大会主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希望大家坚守岗位的同时也要保护自我安全;

肿瘤标志物应用肺部肿瘤专场大会执行主席、辽宁省肿瘤医院刘宏旭教授对所有发言专家表示热烈欢迎;

肿瘤标志物应用肺部肿瘤专场、沈阳市胸科医院院长、胸外科刘永煜教授对与会专家结合指南和实践分享的内容表示期待;

肿瘤标志物应用免疫治疗专场大会主席北部战区总医院谢晓冬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曲秀娟教授均表示通过大会日程感受到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期待共同交流合作;

 

学术交流,碰撞权威声音

紧接着受邀讲者进行学术分享,多位知名专家围绕话题展开讨论,碰撞学术火花。

肿瘤标志物应用消化道肿瘤专场迎来3位专家分享,其中,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透过食管麟癌治疗策略的变化与进步,引领出消化道肿瘤发展治疗的探索脚步;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陈功教授盘点了2020直肠癌治疗热点,从研究出发深入解析了手术、辅助化疗、免疫和靶向治疗分别在早期和晚期结直肠癌的重要价值;

●辽宁省肿瘤医院张敬东教授表示肝癌分子靶向药物的生存获益遭遇瓶颈,免疫联合疗法成为肝癌一线药物治疗趋势。

 

肿瘤标志物应用肺部肿瘤专场有6位专家依次登场,其中,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短时间盘点了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现状,涵盖多靶点,期待未来肺癌能够成为慢性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修宇副教授紧随其后,梳理了2020年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试图打破化疗获益瓶颈,但仍在探索;

●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楠教授结合临床病例阐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新辅助治疗中关注的要点及临床价值;

●浙江省肿瘤医院陈明教授表示对不能手术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围绕放疗和化疗、EGFR药物、内皮抑素和免疫治疗等治疗;

●辽宁省肿瘤医院马锐教授从肿瘤微环境、抗血管联合化疗、靶向和免疫依次讲解,展示了肺癌抗血管治疗的相关研究,研发道阻且长;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明芳教授带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联合化疗应用的新选择及小细胞肺癌免疫联合化疗应用PEG-rhG-CSF新探索。

 

肿瘤免疫治疗应用逐渐广泛,肿瘤标志物应用免疫治疗专场中紧扣前沿分别介绍了晚期肺癌、食管癌和肝癌、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新进展,其中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钟殿胜教授表示免疫治疗已全面改变了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格局;

●食管鳞癌是我国高发典型瘤种,郑州大学一附院王峰教授介绍到由于其异质性强,化疗、靶向治疗效果较差,更多联合治疗增效机制及最佳组合方式将是未来治疗方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秦艳茹教授分别从肝癌免疫单药及联合治疗两方面的研究探索及效果进行分享;

●乳腺癌免疫治疗相较于其他瘤种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效果,辽宁省肿瘤医院井明晰教授重点介绍了三阴性乳腺癌的特点及相关免疫研究;

 

肿瘤标志物应用指南解读专场精彩纷呈,其中,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结合多年经验分享了原发不明肿瘤的诊疗思路,希望大家都能大胆推测、小心求证;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详细阐述了2020版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要点,期待提高我国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介绍了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临床需进一步规范其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海波教授从保乳手术的发展和现状、共识要点与争议及保乳手术肿瘤整形技术三个方面带来了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佳玉教授分享了当下热点的乳腺癌ADC类药物研究进展及应用共识,主要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和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三类药; 

●肿瘤治疗的心脏毒性日益收到重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凤奇教授带来了如何管理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带来的心脏毒性;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国强教授重点分析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共识及其争议产生原因;

 

群英荟萃奉天乳腺癌高峰论坛,攀学术高峰

1226日奉天乳腺癌高峰论坛暨乳腺癌MDT年终盘点云集权威专家,专注乳腺癌领域进行了全天学术分享与多位专家针对性的深入探讨。

 

专家致辞,共襄盛会

大会执行主席辽宁省肿瘤医院姜大庆教授相信本次会议必将助力引领我国乳腺癌发展方向;

大会荣誉主席、辽宁省肿瘤医院罗娅红教授再次感谢所有专家同道利用周末时间相聚线上,奉献了一场阵容强大、内容前沿的学术饕餮大餐;

大会荣誉主席、空军军医大学邢金良教授期待这场高水平学术报告推动肿瘤标志物乳腺癌领域更快、更规范化发展;

大会荣誉主席、辽宁省肿瘤医院朴浩哲教授致辞很高兴于2020年末之际相聚线上,恭贺大会成功举办,期待大家能够开展更深入合作交流。

 

学术报告,大咖论道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表示乳腺癌治疗已进入分子分型时代,部分亚型已找到有效靶点,需分类而治从而实现精准治疗,重点从PATTERNFUTURE临床试验入手阐述三阴性乳腺癌的多组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策实教授回顾了202060多项中国乳腺癌基础及转化高水平研究的多项进展,也反映出我国学者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强调了临床医生开展临床研究的价值及如何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锻炼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的思维及实践;

 

学术报告,百家争鸣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付丽教授表示病理学评估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评估的金标准,目的在于使晚期乳腺癌患者降期可手术;

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佳艺教授在II-III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放疗决策中提出c分期、y分期的重要性对比、强化治疗意义及术后放疗开始的时间;

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重点分享了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目的、适应证及策略、进展,主要分靶向升阶梯、化疗降低阶梯、早期疗效预测、无效患者处理等几方面;

我国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详细梳理了我国肿瘤心脏病的实践历程,期待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  

 

  学术报告,与时俱进

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回顾了HR阳性乳腺癌药物发展中的靶向内分泌治疗时代,并从晚期治疗原则、一线内分泌治疗优化、二线及后续治疗优化展开介绍;

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健教授通过一系列代表性研究再次强调了分子分型时代晚期乳腺癌的化疗地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从不同视角分析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思路;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王树森教授介绍了ADC类药物研发历史、机制、设计关键要素及已获批药物,实现肿瘤细胞精准杀伤;

新的靶向药物不断出现,为HER2阳性乳腺癌提供了更多选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重点介绍了TKI药物在其中的进展;

随着二代测序(NGS)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表示其助力了晚期乳腺癌新的分子分型,从而提高精准治疗水平;  

虽然乳腺癌突变负荷相对不高,但三阴性乳腺癌可能是突变口,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中华教授重点分析了其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研究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沈赞教授从9大临床病例出发说明了恶性肿瘤骨转移明确诊断的价值、路径及治疗原则;

对于晚期乳腺癌新药研发探索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从纯新药研发和药物新适应证研发两方面详细展开;

HER2阳性是乳腺癌预后差的“罪魁祸首”,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涛教授总结梳理了HER2阳性乳腺癌一系列相关研究及药物治疗方案;

 

奉天乳腺癌高峰论坛暨乳腺癌MDT年终盘点接近尾声,大会执行主席、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涛教授总结时表示虽然受疫情影响会议被迫改为线上举办,但大家热情丝毫不减,再次感谢所有分享专家,期待春暖花开之时再相聚。

2020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沈阳分会场大会圆满举办,传递了肿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为广大医生同道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推动了我国肿瘤领域在学术交流、规范化诊疗能力提升,期待下次相聚!

乳腺癌

新闻排行榜

健康美图

名医有话说

大医精诚

特别推荐

品牌策划

高清视频

热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