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限塑令实施三周年。商报记者通过暗访发现,有小作坊直接把垃圾编织袋加工成塑料颗粒,从而进一步生产成塑料袋。
您平时在家门口买早点用的塑料袋,有可能就是用废旧编织袋做成的。记者随机在市场上购买了几袋包子,经过专家在实验室里的化验,装包子的塑料袋含有比例较高的回收废旧塑料,不能与食品接触,会危害人体健康。
河南商报记者郭富收郑筱倩/文赵卓/图
公路两旁堆满“塑料垃圾”
按照报料人提供的线索,5月29日,商报记者来到信阳固始县城。
沿312国道过了阳关收费站,向西沿通向淮堰村的乡村公路前行,不时有拉着废旧编织袋的车经过。道路两旁,传来阵阵恶臭。有废旧水泥编织袋、化肥编织袋等,各色齐全,上面还夹杂着灰尘和油垢。
一路行来,淮堰村附近有七八家小工厂。离淮堰村不到两公里的关庙村、陈庙村,还有四五家这样的厂房。作坊附近同样堆着废旧编织袋,这是他们的主要生产原料。
生产废渣填满了引水灌溉渠
29日下午,在淮堰村附近一家塑料颗粒生产作坊旁,一名看上去30多岁的中年男子,正在用铁锹往路边的引水渠里引流废渣和废水,水中泛着白沫、 鼓着水泡,很远都能闻到恶臭味。生产这些塑料袋会产生很多废渣,一部分是淘洗废旧编织袋的残留物,一些是生产用下的废料和杂质。
而他们之所以敢用废渣把引水渠堵上,是因为这个引水渠已经长期引不来水。
当地老乡说,原来虽然穷,但水清、空气也好。现在,这些小厂让这里成了一片恶臭。
生产工厂像一个废品收购站
30日上午,记者以客户的身份,再次来到淮堰村附近的几家小作坊。其中,一家作坊里,粉碎机周围全是废旧的、散发着臭味的编织袋,像一个废品收购站。机器周围尘烟四起,已经看不清开机器的师傅的脸。
厂外地面上,白茫茫一片,车轮过后留下一道明显的痕迹。粉碎机下端冲出来的黑色废水,溅得满地都是,到处飞舞着苍蝇。
在加工厂门口,一名中年男子正在用电焊焊铁笼子:“你们干啥的?”听是购货,他指了指库房中的女子,那是作坊的老板娘。
废旧编织袋“变身”塑料颗粒
看来了客人,老板娘很客气地问要白料还是混合料。
“都要看看,你们PP颗粒(PP再生塑料是聚丙烯)和PE颗粒(PE再生塑料是聚乙烯)多少钱一吨?”记者问。“我不知道你说的P啥,我们这儿只生产白料和混合料。”老板娘回答。
看到“客户”对质量的担心,老板娘说,他们生产的颗粒质量非常过关,用清水过滤了,几乎没有杂质,客户都很喜欢。“只要点火开开机器,三天三夜能生产10多吨。”
而这些塑料颗粒,就是直接由编织袋粉碎后的塑料条条,经过机器高温后加工而成的。
整个生产过程未经任何消毒处理
正在转动的粉碎机旁边,一男子正往粉碎机中添加废旧编织袋,机器下端是打碎的塑料条,随着水管的冲击,在水槽中伴随着“黑色”污水(冲下的垃圾和灰尘)流向生产下端。水池里的黑水,直接流到路边的灌溉水渠。
水槽的另一端,是过滤塑料条的大水池,有工人专门从水中捞塑料条条,穿着胶底鞋,把洗过的塑料条直接从水池中捞在地上,再从地上推向加工厂房。
工人推塑料条的地面,泛着白沫,虽然经过淘洗,但还是有股熏臭味。
整个流程可以看到,抽出来的是白花花的“净水”,但是,流过水槽后变成了有臭味的黑色污水。整个粉碎和冲洗的过程,并没有经过任何消毒处理。
市场的食品袋或许就是这种颗粒做的
问到价格时,老板娘走出库房请教“电焊男子”——真正的老板。
此时,姓叶的“电焊男子”消除了戒心。被问起这些塑料颗粒都能生产成什么样的产品时,叶老板说,无论是白料还是混料,都能做各种塑料袋和食品 袋,只是白料生产出的塑料袋颜色比较纯,是白色的,好卖,所以白料价格比混料贵。也就是说,只要从这里买回塑料颗粒,生产成啥产品,那是客户的事。
据知情人士透露,所谓的白料与混料的区别是,白料是用白色的废旧塑料编织袋生产的,混料是用其他废旧编织袋杂在一起生产的。“白料最低4350元一吨,混料最低4000元一吨,再低不卖了。”叶老板说,价格已降到了底线。
闲聊时,叶老板说,他们附近小工厂生产的塑料颗粒,大部分都销往温州,都有固定的客户,还有一小部分销往了安徽省。
这些作坊都是“黑”户
记者问起工厂的账号,便于往账上打钱。叶老板说:“我们不是公司,没有账号,都是现款。”附近几家都一样,都没办证。
当地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小型塑料颗粒厂都是家庭作坊经营,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企业,无环保审批手续,也无任何污染处理设施。
恶臭的沟渠两边是稻田。因水渠长年引不来水,当地农民只能抽地下水灌溉。
“不知道人吃了对身体有害没有。”正在田边抽水灌溉的村民讲。
回收料加工塑料袋很普遍
在省科技厅专家组成员、郑州轻工业学院高分子材料系副教授刘东亮看来,用回收料加工塑料袋在业内很普遍。
“回收料也分三六九等。”刘东亮说,编织袋放时间长了颜色会变深,身价高不了。他参观的一些塑料袋生产企业,更多的是利用农村废弃的塑料大棚膜。经过降解的大棚膜,因颜色变暗,每吨只需四五千元。
“和聚乙烯每吨1.2万元左右的价格相比,成本差别不言自明。”刘东亮说,国家只规定食品袋不能用回收料,对普通塑料袋没有规定。但大棚膜本身就含有稳定剂等多种添加剂,其实都是对人体有害的。
相关链接
PP再生塑料是聚丙烯,未着色时呈半透明,蜡状,比聚乙烯轻、透明、刚硬,主要用于盆、桶、家具、薄膜、编织袋、瓶盖、汽车保险杠等。
PE再生塑料是聚乙烯,未着色时呈乳白色半透明,蜡状,柔而韧,稍能拉长,一般低密度聚乙烯较软,透明度较好,高密度聚乙烯较硬,主要用于地膜、手提袋、水管、油桶等。
废编织袋,经过粉碎就能“投胎”成我们每天装早点的塑料袋,这是真的吗?
记者在郑州市东里路附近一早餐店买了一袋包子,带着这个装包子的塑料袋,加上在郑州黄河食品城批发的塑料袋、大型超市购买的塑料袋等,赶赴郑州轻工业学院的专业实验室,请专业仪器一一验明正身。
看了实验结论,你应该会觉得,学会辨别塑料袋很有必要。
河南商报记者郑筱倩郭富收
实验地点:郑州轻工业学院实验室
实验点评:省科技厅专家组成员、郑州轻工业学院高分子材料系副教授刘东亮
实验
厚度测量塑料袋是否合格
实验材料:某大型超市收费塑料袋A、塑料袋销售点自称合格的塑料袋B、该销售点承认不合格的塑料袋C
实验结果:A袋厚度为0.03毫米,B袋厚度为0.015毫米,C袋厚度为0.01毫米
实验分析:刘东亮说,限塑令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但很多袋子不达标。“薄一半能省一半成本。”
肉眼鉴别食品袋是否卫生
实验材料:某大型超市专供食品袋A、一包子流动摊点塑料袋B
实验结果:用手拉平塑料袋,对着窗户的光源仔细比对。A袋的塑料薄膜看起来质地均匀,布有浅色透明条纹,B袋上则有白色点状物和细微黑点。
实验分析:刘东亮说,国家不允许食品袋中掺入再生塑料。A袋的透明条纹是机器压的痕迹,质地均匀应该说明原料是新料。而B袋上,一些融入薄膜中的点状物及黑点,基本可断定其含有再生塑料。“再生塑料中杂质没有清洗干净就吹塑,会出现异物,降低强度。”
光谱实验进一步验明正身
实验材料:某大型超市专供食品袋A、一包子流动摊点塑料袋B、记者批发的塑料袋C、一糖果超市有色塑料袋D
实验结果:将四种塑料袋放在红外光谱仪上。A袋的光谱图结构单一;而另外三种袋子光谱图的基本结构和A袋类似,但尾部杂乱,均可能含有多种未知物质。
实验分析:“后三种袋子,绝对不能与食品接触。”刘东亮说,含有回收料的塑料袋中的未知物,都有可能和熟食中的油脂、水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如果食品本身自带温度,则加剧了反应的进行,这对人体健康肯定是有害的。
提醒
如何躲过“有毒”塑料袋
咋鉴别“有毒”塑料袋,刘东亮提供了两种简单的方法:
1.看外形。办法见实验一。包裹熟食,最好别用来源不明的塑料袋。
2.用酒精擦拭。有的企业会给塑料袋染色。用手用力揉搓几下塑料袋,发现掉色则说明原料有猫腻。正规塑料袋,用酒精擦拭10分钟不脱色。保险起见,要离有色袋远一点。
调查
超薄塑料袋满天飞限塑令到底限的啥
限塑令到底执行得怎么样?河南商报联合河南一百度调查发现,六成网友认为没啥效果。而自然之友河南小组从2009年起连续两年的调查也显示,限塑令的威力辐射范围还大都只局限在超市。“免费塑料袋很快就卷土重来,而且大都是超薄袋。”
免费塑料袋到处飞,大都是超薄装
昨日,位于郑州东里路附近的黄河菜场,孙女士买完菜,手里一共拎了7个袋子。
一位姓王的女摊主说,一天用去近百个塑料袋没问题,成本也就一两元钱。
昨日,在黄河食品城,一家专卖塑料袋的店铺老板,给记者推荐了1.5元60个的塑料袋。见记者嫌贵,他又拿出一捆塑料袋,5角钱70个。他说,这个市场不让卖,但销量不错,装食品也没问题。
自然之友河南小组该项目负责人王克科说,农贸市场的塑料袋,基本都是超薄袋子。限塑令规定塑料袋厚度不能低于0.025毫米,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塑料袋的利用率,可超薄袋子很难二次利用。
而在北环中方园社区的三家超市,收费塑料袋也都不要钱了。王克科说,2009年,塑料袋收费的商家占78%,去年只有32%了。
这些数据你可能很意外
六成网友认为
限塑令没效果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限塑令”实施后,我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年使用量减少240亿个以上。而商报调查显示,61.2%的网友认为限塑令没有效果。“平均下来,每个中国人一年也就少用18个袋子。”
近七成人
反对限塑令
据悉,国家发改委准备将限塑令扩大到药店、书店。但据商报调查显示,近七成人投了反对票,只有一成人投了赞同票。
近七成人不知道
限塑令到底限的啥
限塑令到底禁止什么?近七成人认为是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不少人认为,超市里的塑料袋是可降解不污染的。而刘东亮说,现在市面上的塑料袋基本都不能降解,可降解的塑料袋成本是聚乙烯的一倍以上,很难推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