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的罪行清单

2013年05月28日09:38  新浪健康综合  

  昨日,一篇《85度C奶茶喝出死蟑螂 客服称已一赔十补偿》的曝光文章引起大家的愤怒,纷纷表示商家无良心,以后再也不喝奶茶了。其实新浪健康此前的相关新闻就曝出过很多关于奶茶的新闻,从原材料到加工到保存过程当中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危害着消费者健康。下面就来总结一下,关于奶茶的那些曝光新闻。

  相关曝光新闻:

  台湾丝袜奶茶被曝含塑化剂

  珍珠奶茶检出铬超标 部分铬含量超普通食品

  市售低价奶茶多由添加剂勾兑 食用损害心脏

 

 

  珍珠奶茶或含有致癌成分 专家建议自己动手做

  “除了糖,很多珍珠奶茶里还用了大量的反式脂肪酸类成分,比如植脂末、奶精,这些成分的热量也很惊人,却不能给予你牛奶所具备的营养成分。”李群说。

  据测试,一杯常规500ml的珍珠奶茶,热量比白饭还高。一碗白饭的热量是280大卡,而普通甜度的原味珍珠奶茶的热量竟然高达550大卡,简直是“催肥圣手”、“瘦身天敌”。

  南京市第一医院营养师徐殿松告诉记者,奶茶当中最能产生热量,也最具催肥效力的内容物应该是糖。“你喝着觉得清甜,其实里面的糖成分极多。这种饮料就是传说中的低营养高热量,喝进去的热量代谢不掉,就会被身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怎能不肥?”

  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李群教授算了笔账:如果一杯珍珠奶茶热量有550大卡,这相当于你一口气吃了6个鸡蛋,需要你中等速度行走5-6个小时才能消耗掉。可见,减肥如此艰难,发胖却如此容易。

  【安全堪忧】

  如添加非法成分会很危险

  “有些商人在‘珍珠’制作中使用了一些类似塑料的物质。这样的物质吃进去,对身体显然没好处。”徐殿松说。

  比起催肥,珍珠奶茶更让人担忧的是安全问题。近日,德国有媒体报道称,该国的大学实验室和仪器公司检测发现,珍珠奶茶里居然含有苯乙酮、溴化物和苯乙烯等禁用物质,这些物质可能直接增加肿瘤风险,或者引起过敏,人们怀疑这与“珍珠”(粉圆)的成分有关。

  李群分析,珍珠奶茶的主要成分应该是淀粉、木薯粉等物质。这两类东西虽然都可以作为食物,但木薯粉有微弱毒性,如果大量食用也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更让营养医生担忧的是,珍珠奶茶里的粉圆是否有非法添加成分。“曾有媒体报道过‘塑料奶茶’事件,有些商人为了增加口感、降低成本,在‘珍珠’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一些所谓的‘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胶质’物质,其实就类似塑料。这样的物质吃进去,对身体显然没好处。”徐殿松说。

  事实上,苯乙烯是一种芳烃,存在于一些香料之中;苯乙酮则是无色晶体,有山楂的气味。这些物质如果误服,可能会有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的表现。李群说,如果真的检出这些成分,奶茶的生产过程一定出了问题。“奶茶中使用了非法添加成分,就会导致这些不应该出现的物质出现。如果确实存在这些物质,长期饮用除了不排除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外,对于全身的损害都可能出现。”

  自己动手可以做出好奶茶

  用脱脂奶配茶,煮出奶茶后,以糯米小元宵替换珍珠,不要放糖或者少放糖。这样的奶茶不仅热量低很多,而且营养丰富。

  在此次“珍珠奶茶疑致癌”事件中,另一个现在时兴的饮料“爆爆珠”也引人关注。有相关食品安全人员对奶茶一事作出回应时称,其实指出“珍珠奶茶致癌”是打错目标,因为德方所说的并不是真正的珍珠奶茶,而是将“爆爆珠”和“珍珠”混为一谈。

  “爆爆珠”其实就是一种外面是层薄膜、里面藏着各种口味果汁的“小珠”,如今不少时兴饮品中也常添加这一成分。

  对于“爆爆珠”,上述两位营养专家表示,对于这种食品的制作方法不明,所以不敢下论断。关键是看这是用什么原料做出来的。如果说薄膜用的是正常食材,里面的果汁也是天然果汁,这种“爆爆珠”应该无碍。“但如果外面的薄膜制作使用了非法成分,或者里面的‘果汁’其实是勾兑出来的而非天然果汁,其营养成分和安全性肯定都会大打折扣。”李群说。

  在营养专家眼中,珍珠奶茶几乎就是“低营养、高热量”的垃圾食品代言人。如果你就是爱喝这东西,不妨考虑李群教授的建议:用脱脂奶配茶,煮出奶茶后,以糯米小元宵替换珍珠,不要放糖或者少放糖。这样的奶茶不仅热量低很多,而且营养丰富。(摘自2012年09月13日大河报)

  加点醋可检验奶茶是否含奶?

  专家:只能参考

  “街头奶茶店中的奶茶都是用奶茶粉制作的吗?”记者问。营业员反问:“要不然怎么做奶茶?”而记者仔细浏览奶茶粉原料发现,根本找不到牛奶成分。

  调查中,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街头奶茶中不含牛奶,早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

  业内人士常华(化名)曾在某连锁奶茶店做过兼职。据她介绍,不少街头店铺的奶茶都是用奶茶粉冲泡出来的,“有些店里的奶茶则是用奶精和果味粉配出来的。现在街头小店铺制作奶茶基本用的都是奶茶粉和奶精,但是质量有好有坏,价钱也不一样”。不过,小常也坦言:在一些大型的连锁奶茶店中,奶茶制作过程较为规范,确实是使用鲜奶做原料。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易军鹏副教授也称,牛奶中含有蛋白质,醋酸会破坏蛋白质本身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产生絮凝。实验中的牛奶出现絮状物,其实是牛奶中的蛋白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被醋酸破坏,原来的链状结构变得更加松散,因此肉眼看上去像是“絮状物悬浮在杯中”。

  据介绍,奶茶本身的pH值在6到7之间,加入醋之后,pH值发生变化。当pH值低于4的时候,蛋白质就会出现絮凝。

  “若反应时间过长,絮状物会消失。”易军鹏说,在一定情况下,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会恢复原状。此外,醋并非只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也有可能与奶茶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产生絮状物。因此,“用食醋鉴定奶茶中是否含奶,只是基本可行,并不能完全保证奶茶中含奶”。

  “作为一个生活小常识,网上流传的方法很有参考价值。”洛阳市工商局老城工商分局消保科科长姚拴龙说,这种方法“有道理有科学依据”,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能作为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法定依据。(摘自 2012年10月19日大河报)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