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二字本就令人生畏,而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早期难以发现,手术治疗复杂,死亡率居高不下。随着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MDT的普遍开展,中国胰腺外科在疾病诊断、疾病治疗、外科技术以及科研进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从过去的5%,提高到现在的10%。但相比其他肿瘤,5年生存率还是很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肝胆胰腺外科主任医师何天霖教授在采访中表示,目前机器人手术技术是胰腺外科发展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术式、新理念注入,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胰腺外科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医者仁心 手术机器人提升患者情绪价值
从2013年7月开始普外科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以来,迄今为止何天霖教授的手术数量已超千例,覆盖了肝胆胰外科的主要病种和术式。仅仅在今年,何天霖教授就已经完成机器人胰腺4级手术128例,机器人手术率超过30%,机器人手术量居国内前列。
何天霖教授认为,传统的开放手术、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各有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采用机器人手术。胰腺肿瘤的机器人外科手术主要包括针对胰腺良性肿瘤、低度恶性肿瘤的肿瘤局部剜除术及胰管修复术,影像学预判切缘阴性胰腺癌和新辅助治疗后胰腺癌的根治术等。手术机器人的能量平台选择更加广,超声刀、电剪刀、双极电凝等对出血控制度更好;放大4-10倍的手术视野让组织显露操作的精准度更高;密闭空腔、伤口小、0暴露的手术环境大大降低了感染率;腹部只有几个孔,让患者术后可以早期活动,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医者仁心,何天霖教授非常关注患者的临床获益,他表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给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情绪价值。一方面,行机器人手术腹部只有几个微创的洞,降低了疼痛感,让患者在术后咳嗽、咳痰的时候不担心切口疼痛和裂开,不影响正常活动,恢复时间大大减少。另一方面,患者接受了高端科学技术的治疗,心理上有着安慰和信任,良好的术后愈合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情绪价值。何天霖教授的第一例机器人胰腺手术对象是一个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小女孩,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他仍旧每年能接到女孩发来的祝福感谢短信。
在何天霖教授看来,患者的信任和良好的愈后,是最大的鞭策和成就,患者的褒奖和感谢,是医生前进的最大动力。如今机器人作为一项越来越成熟的新技术,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逐渐成为年轻医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聚焦科研 以患者获益为核心
如果说一台手术挽救的是一例患者,一个家庭,那么,一项成功的临床研究改变的是疾病诊疗格局,改写的是千千万万的病患预后。
何天霖教授所带领的团队,目前已覆盖了肝胆胰外科的主要病种和术式。包括肝脏尾状叶巨大血管瘤的切除,半肝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胆囊癌根治术、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胰腺节段切除术及联合动静脉同时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切除等高难度术式,成为目前国内少有的几个能够开展各类开放及微创肝胆胰手术的外科中心之一。围绕机器人手术,他们不断聚焦科研打破传统,开展了很多新技术和新术式治疗。
何天霖教授介绍说,针对胰腺良性、低度恶性肿瘤,开展胰管修复外科,不切胰腺,只切肿瘤,保留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这项新技术开展后,让患者避免了切除很多器官和胰腺组织,逐渐取代了从前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式。针对化疗不敏感的侵犯血管的胰腺肿瘤,如胰腺肉瘤等,开展了机器人下的动脉、静脉同时切除和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针对术后胰瘘出血这一胰腺外科最棘手的难题,创新胰肠吻合新术式,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HO”半荷包捆绑借力胰肠吻合,张力集中在捆绑线上,肠道把胰腺残端含在 “嘴里”,大大降低了术后胰瘘出血的发生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手术技术的创新既需要临床研究经验的累积,更需要一颗永不放弃的赤子初心。何天霖教授以长期生存患者获益为中心,聚焦机器人肿瘤学安全性研究,开展多中心的循证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相继获得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医学人才、浦江人才、博士后人才等荣誉,胰腺少见肿瘤、特殊胰腺肿瘤、肝脏转移瘤的外科诊治临床研究获得3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区域淋巴结廓清在胰头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此外,还获得多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最好的科普 是患者的口碑
从2011年到加拿大国家机器人中心学习,到2015年开始在好大夫平台开展医学科普,随后在医视无忧上录制点科普视频,在学堂在线上开展慕课讲座,何天霖教授有着非常丰富的科普经验,他认为科普的核心是换位思考,要站在患者及家属的角度看待医学专业问题,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帮助他们做出正确和理性的选择。科普是贯穿整个医疗过程,是向患者推荐、解释到治疗的全过程。
最好的科普,是患者的口碑。做过手术机器人的患者现身说法,口口相传,能够极大的推动机器人外科的发展。何天霖教授表示,现在有很多患者主动要求做机器人手术,因为先进的机器人手术,切切实实地给患者带来了治疗和愈合的帮助。
而对于准备学习手术机器人的医生,何天霖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要有兴趣,其次要有主人翁责任担当,另外还要有创新意识,主动的去学习。机器人手术对于年轻外科医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更是必备技能。为了更好的帮助年轻医生的成长,何天霖教授在2022年开设了国内首门30学时的《外科机器人理论与实践》的选修课,从外科机器人的理论知识、dry lab实操到最后的动物手术,在年轻外科医生的心中埋下学习机器人手术的种子。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外科医生,用机器人手术,帮助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