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骨关节炎,很多年轻人的第一反应是“老年病”,虽然关节软骨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退化,但这并不是患上骨关节炎的唯一因素,过量运动、过于肥胖、关节劳损、创伤后恢复不良等,也可能导致骨关节炎。所以,骨关节炎≠老年病!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关节,以免被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骨关节炎症状纠缠。如果已经确诊骨关节炎,可以选择塞来昔布和双氯芬酸钠这样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缓解,不过问题又来了,塞来昔布和双氯芬酸钠哪个效果好呢?
塞来昔布和双氯芬酸钠哪个效果好?前者疗效好,安全性高
具体而言,非甾体抗炎药是通过抑制体内的COX(环氧合酶),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来达到镇痛、抗炎、解热的目的[1]。
这其中,COX根据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的不同,可分为COX-1和COX-2两种亚型[2]。COX-1是一种组成酶,存在于各种器官的细胞中,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而COX-2是一种诱导酶,正常情况下不表达或表达量很少,但在炎症刺激时会大量表达,并促进炎症反应。 实际上,非甾体抗炎药的抗炎作用主要是与COX-2的抑制有关,而抑制COX-1,很可能会破坏正常细胞的功能,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2]。
所以说,相比双氯芬酸钠这种非选择性COX抑制剂,骨关节炎患者服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胃肠安全性更高,对小肠的损伤较小[2]。
不仅如此,在一项塞来昔布和双氯芬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中,也明确指出,塞来昔布在疼痛缓解、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双氯芬酸钠[3]。
优选原研塞来昔布,原研品质,更有保障
在了解了塞来昔布和双氯芬酸钠哪个效果好后,骨关节炎患者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塞来昔布作为临床治疗药物。不过需注意的是,塞来昔布也有原研药和仿制药之分,原研药西乐葆经过了严密的研发之路,20多年漫长且丰富的临床数据积累,无论是疗效、安全性,还是品质都会更有保障。
原研塞来昔布在服用后,最快起效时间为30分钟[4],能够更快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而且镇痛可持续24小时[5]。坚持使用22周,还可显著减少骨关节炎的复发率达42%[6],坚持使用2年,能够进一步止痛并治痛[7]。
原研塞来昔布还能直击根源关节,促进患病关节软骨中II型胶原蛋白、蛋白聚糖合成,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促进损伤的关节软骨修复,从而改善关节功能,延缓骨关节炎的病症进展[8]。
以上就是塞来昔布和双氯芬酸钠哪个效果好的相关分析。相比以双氯芬酸钠为代表的非选择性COX抑制剂,以原研塞来昔布西乐葆为代表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疗效会更加精准,安全性也更有保障,是骨关节炎患者止痛、治痛,根源保关节,延缓病症进展的理想选择。正是凭借疗效和安全优势,原研塞来昔布西乐葆也被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9][10][11][12],更好地为骨关节炎患者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姑丽尼格尔·艾尼瓦尔,谢菡,陈心怡,等.非甾体抗炎药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24,27(05):885-891.
[2] 陈佳祎,潘莹倩,张新军,等.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3,61(29):135-138.
[3] 胡翼安,洪浩威,潘杰,等.塞来昔布和双氯芬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J].贵州医药,2023,47(12):1898-1900+2017.
[4] Cheung R,et al. Analgesic efficacy of celecoxib in postoperative oral surgery pain: a single-dose, two-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active- a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Clin Ther. 2007;29:2498-2510.
[5] F. McKenna 2001
[6] Strand V, et al. J Rheumatol. 2011;38(12):2625-34.
[7] Leese PT, et al. J Clin Pharmacol. 2000;40(2):124-32.
[8] Alvarez-Soria MA, et al. Ann Rheum Dis. 2006;65(8):998-1005.
[9]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 中华骨科杂志. 2018;38(12):705-15.
[10] A. Ariani, et al. Reumatismo. 2019 Sep 23;71(S1):5-21.
[11] Bannuru RR, et al.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9;27(11):1578-89.
[12] Bruyère O, et al. Semin Arthritis Rheum. 2019;49(3):3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