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当下的年轻人,熬夜刷手机、三餐外卖成为生活常态,殊不知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会导致血脂异常甚至高血脂,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风险。相关资料表明,在中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4个以上患有高血脂。高血脂素有“无声杀手”之称,它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是随时可能会突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猝死或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其他疾病等[[1]]。目前临床上常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来治疗高血脂,那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适应症有哪些?又有什么优势呢?
阿托伐他汀钙片有哪些适应症?
阿托伐他汀钙片通常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其原研药立普妥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症: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一种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其主要药物功效是降脂调脂,可以有效降低出现的血脂过高或血脂稠等症状。它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和甘油三酯含量的水平[2]。在《2023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中,也明确指出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降脂药物治疗的基石[[2]],其中,阿托伐他汀是国内外指南和专家推荐的一线降脂药。
冠心病:与其他阿托伐他汀药品不同,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除了调脂,还获批了冠心病这一适应症,可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形成并延缓其进展。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如:糖尿病,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患者,使用立普妥能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降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的风险、降低血管重建术的风险、降低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住院的风险、降低心绞痛的风险[[3]]。
正是因为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这类疾病均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所以该药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凭借其在疗效与安全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成为国内外很多患者的用药选择。
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高效降脂、更安全
立普妥是阿托伐他汀的先驱者,也是老牌降血脂的“带头大哥”。作为“从0到1”的原研药,无论是严密的研发之路、标准化的制剂工艺,还是上市前后的安全监测,其疗效和安全性都经过了重重考验[[4]],得到充分验证。
疗效上,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是我国批准剂量范围内降低LDL-C幅度最大他汀[[5]][[6]],在强效降脂的基础上,还能有效稳定斑块进程,使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7]]下降32%[[8]],为患者的心脑血管健康上上“安全锁”。
另外,患者长期服用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5],即便出现不良反应,也仅仅只是肌肉疼痛、肠道不适等一些非常轻微的症状。并且,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使用人群也非常广泛,肾脏异常的患者服用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危重病人、老年病人等特殊人群的降脂治疗上,不少专家也建议优先使用安全性更高的降脂药选择。
在上市的30年间,立普妥已经先后通过了包括在CARDS研究、SPARCL研究、ASCOT研究、IDEAL研究、儿童患者研究等400多项临床研究,积累了坚实的循证证据,并且拥有3.3亿患者年使用经验,适合患者长期服用。
总之,关于降脂药的选择,可以考虑原研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它不仅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的治疗,而且高效精准降脂、降风险,安全性也更有保证,因此成为很多高血脂人群的选择。不过高血脂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用药治疗外,高血脂患者平时还要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另外还要调整饮食习惯,拒绝外卖,平时多吃水果,减少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多管齐下,方能让血脂达到理想水平,减少健康隐患。
参考资料:
[[1]] 苏庆丰,李喜梅,张林虎.联合降脂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及炎症标志物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7(11):3.
[[2]] 王增武,刘静,李建军等.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03):237-271.
[[3]]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国循环杂志. 2023;38(3): 237-271.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3.03.001
[[4]] 立普妥®产品说明书. 2023年08月22日版
[[5]] ]M R Law,et al.BMJ . 2003;326(7404):1423
[[6]] Liu Z, et al. Ann Pharmacother. 2016 Sep;50(9):725-33.
[[7]]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国循环杂志. 2023;38(3): 237-271.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3.03.001
[[8]] Szarek M,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0 May 5;75(17):211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