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E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康可期®降低了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92%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2025年3月18日,阿斯利康的康可期 ®(英文商品名:Calquence® ,通用名:阿可替尼胶囊)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本品单药适用于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这是阿可替尼在中国获批的第3项适应症,标志着其将同时适用于初治和经治的CLL/SLL患者。

阿可替尼此次批准是基于ChangE III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ChangE是一项由阿斯利康中国牵头的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的亚洲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与苯丁酸氮芥和利妥昔单抗(C+R)联合治疗相比,阿可替尼降低了初治CLL患者92%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HR=0.08,P<0.0001),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及明确的临床意义。阿可替尼中位PFS(未达到 vs 15.5个月)和24个月PFS率(92% vs 25%)相较于C+R组均有所提升。在所有预先设定的亚组中,包括与不良预后相关的亚组(如无IgHV突变,巨大肿块,Rai III-IV期等),阿可替尼治疗组相比C+R组的PFS均显示出了明显改善。中国亚组的疗效结果与整体实验人群的疗效结果一致。该试验还显示,与C+R组相比,阿可替尼对初治CLL患者的总生存期(OS)有改善趋势1。相关数据已于2024年12月举办的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公布。
CLL/SLL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也是西方成人中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2。欧美人群中年发病率达到(4-5)/10万,亚洲人群的发病率则是欧美的1/10。欧美中位发病年龄在70-75岁,而中国的发病中位年龄为65岁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常规体检的普及,CLL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CLL患者常伴有其他合并疾病,尤其当患者伴有预后不良高危因素时,疾病负担往往很重。
ChangE试验国际协调研究者,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淋巴肿瘤中心主任邱录贵教授表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长期接受规范治疗,对疗效和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ChangE研究显示,这一创新疗法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同时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受性。结合阿可替尼ELEVATE-TN全球III期临床研究超过6年的长期随访数据,这些令人鼓舞的成果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在未来为患者提供更为高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中心负责人何静博士表示:“此次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未经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适应症体现了阿可替尼作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一线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我们在血液肿瘤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巨大的未尽之需,持续扩大研发管线布局,以期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总经理关冬梅女士表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症状隐匿,需要创新治疗方案以实现病情的可持续控制。非常高兴看到阿可替尼为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提供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常规治疗新选择,帮助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此次获批进一步夯实了我们对中国患者的承诺的同时,展现了中国强劲的创新科研实力。阿斯利康将继续致力于科学与创新,推动国际经验与中国本土科研力量相结合,为中国肿瘤患者带来更多创新药物和疗法。”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2019年全球新增病例超过100,000例5。尽管有些CLL患者在确诊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如虚弱、疲劳、体重减轻、畏寒、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和腹痛的症状6。在CLL中,异常淋巴细胞在血液、骨髓和淋巴结中积聚。随着异常细胞数量的增加,骨髓中用于产生健康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空间减少7。这可能导致贫血、感染和出血。通过BTK(布鲁顿酪氨酸激酶)的B细胞受体信号传导是CLL的重要生长途径之一。
关于ChangE III期临床试验
ChangE 是一项由中国牵头的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 III 期临床试验,其中 66% 的患者来自中国(包括台湾),其余(34%)来自泰国、越南和菲律宾(临床试验批件号:JXHL1900233),该试验旨在评估阿可替尼与苯丁酸氮芥联合利妥昔单抗相比,对未经治疗的 CLL 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试验中,155 名患者被随机(1:1)分成两组。A 组患者接受阿可替尼单药治疗(100mg,每日两次,直至病情进展)。B 组患者接受苯丁酸氮芥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
主要终点是 PFS,由盲法独立中央审查 (BICR) 评估,次要终点包括总体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和总体生存期。
关于阿可替尼
阿可替尼是第二代选择性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阿可替尼通过与BTK共价结合,从而抑制其活性8。在B细胞中,BTK信号导致B细胞增殖、转运、趋化和粘附所需的途径激活。
近年来,随着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型靶向药物的飞速发展,CLL的治疗已迈入靶向无化疗时代。BTK抑制剂作为创新疗法之一,不仅丰富了患者的治疗选择,也为延长其PFS带来了确切的获益。
阿可替尼已在全球被用于治疗超过85,000名患者9,并在美国和日本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细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SLL),在欧盟和全球许多其他国家地区被批准用于治疗CLL,在中国被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CLL/SLL。阿可替尼在美国、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也被批准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目前,阿可替尼尚未在日本或欧盟被批准用于治疗MCL。目前,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CLL指南》已将阿可替尼列为一线CLL的首选治疗之一。
作为广泛临床开发项目的一部分,阿可替尼正在被评估单独和联合标准免疫化疗方案治疗多种B细胞血液肿瘤,包括CLL、MC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关于阿斯利康在血液病领域的研究
阿斯利康正在推动科学界重新定义血液疾病的治疗。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基于患者、护理人员和医生的洞察所推出的创新药物和手段,帮助改变患有恶性、罕见及其他相关血液疾病的患者的生活。
除了我们已上市的产品外,我们也在引领着新疗法的开发,这些疗法旨在通过多个科学平台锚定潜在疾病进展因素。阿斯利康通过收购Alexion以及亘喜生物,前者在罕见的非恶性血液疾病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后者专注于血液恶性肿瘤的细胞疗法,从而扩大血液病的产品管线。通过端到端开发和提供新型疗法,将使我们触达到更多需求远未得到满足的患者。
关于阿斯利康肿瘤领域的研究
阿斯利康正引领着肿瘤领域的一场革命,致力提供多元化的肿瘤治疗方案,以科学探索肿瘤领域的复杂性,发现、研发并向患者提供改变生命的药物。 阿斯利康的肿瘤业务专注于最具挑战性的肿瘤疾病,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阿斯利康已经建立了领先全行业的多元化产品组合和渠道,持续推动医疗实践变革,改变患者体验。 阿斯利康的愿景旨在重新定义癌症治疗,以期未来终结癌症这一致死之因。
声明:部分研究中的药品用法尚未在中国获批适应症,阿斯利康不推荐任何未被批准的药品使用。
参考文献
1.Lugui Qiu, et al.2024 ASH.Abstract 3251.
2.https://www.cancer.gov/types/leukemia/patient/cll-treatment-pdq#_1.
3.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2022 Edition)
4.Zhao Donglu, Ma Jun.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J]. Internal Medicine Theory and Practice, 2020,15(5):290-294. DOI:10.16138/j.1673-6087.2020.05.003.
5.Yao Y,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and attributable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from 1990 to 2019: analysis based on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Biomed Eng Online. 2022;1:4.
6.American Cancer Society. Signs and Symptoms of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org/cancer/types/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igns-symptoms.html. Accessed November 2024.
7.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treatment (PDQ)–Patient version.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leukemia/patient/cll-treatment-pdq. Accessed November 2024.®
8.Wu J, et al. Acalabrutinib (ACP-196): a selective second-generation BTK inhibitor. J Hematol Oncol. 2016;9(21).
9.Data on File, REF-236261. AstraZeneca Pharmaceuticals L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