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胖啊,怎么血脂也高?”
在单位体检中,经常会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血脂异常者在早期通常没有症状,致使很多人虽明知自己血脂高但并不太在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血脂异常容易造成血稠,使血流变慢,引发心血管剩留风险,这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5月6日,在《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控制中国专家共识》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叶平教授发出呼吁。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说,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不可控制的,如年龄、性别、家族史;一类是可改变的,如血脂异常、高血压、缺乏锻炼等。其中,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主要是因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导致的。
体重超重或者肥胖的人容易合并血脂异常,但体重只是众多影响血脂高的因素之一,不是唯一的。血脂高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属于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继发性与其他疾病及生活饮食结构改变有关,常见于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胆道阻塞等。许多“瘦人”误认为自己与高血脂无缘,而一旦出现症状却常比其他人更严重。
胡大一教授说,男性20岁以后,血脂会渐渐升高,70岁基本是顶峰;女性一般在绝经后血脂突然增高。因此,男性45岁、女性50岁后,要重视血脂检查。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与服用调脂药物两部分。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干预心血管风险的基础措施,包括控制体重、控制饮食、限制饮酒、有氧运动、戒烟。(邹晓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