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发性骨髓瘤七成被误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4日07:34  新浪健康论坛

  腰痛、腿痛、全身骨头痛……这对很多老人来说是常事,然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有时却可能预示着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多发性骨髓瘤。

  今年68岁的周伯前天早晨起床后,和往常一样扬了扬床上的被子,冷不丁感觉手臂“咯噔”了一下,突然就痛得抬不起来了。周伯以为自己骨折了,赶紧到医院,然而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却向周伯通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他得了多发性骨髓瘤。

  广医二院血液科冯滢主任告诉记者,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肿瘤的一种,肿瘤细胞会对患者的全身骨骼造成破坏,所以很多病人会出现骨痛、骨折的症状。近几年,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人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们现在几乎每天都会收到一个以上的病例。而且由于该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应该还有很多患者被蒙在鼓里。”

  文/记者黎蘅 通讯员许咏仪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冯滢

  发病隐匿 大多数早期患者被误诊

  今年72岁的邓伯半年前因为中风住进了医院。然而出院还不到两个月,邓伯突然又在家中洗手间晕倒,送院后再次被诊断为脑卒中。经过检查,医生发现邓伯的血液异常黏稠,比最严重的高血脂还要厉害,于是怀疑邓伯的中风可能与血液病有关。最后经过血液科的会诊才发现,邓伯原来得了多发性骨髓瘤。

  冯滢介绍,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病,与白血病、淋巴瘤一起并称为血液系统三大高发肿瘤。该病发生在骨髓,会对全身的骨骼造成严重破坏。“其发病率略低于白血病,大约为2~3/10万。但这几年从我们临床上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人明显增多了,以前我们一年才收治十几个新发病例,但现在每天都有病人入院。”冯滢说。

  据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病人之所以多了,主要与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医学诊查技术明显的提高、人口寿命明显延长等多种综合因素有关。”冯滢同时指出,虽然临床上就诊的病人多了,但其实更多的病人还徘徊在医院之外,或散落在医院其他专科就诊。“这是因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很隐匿,而且进展得非常缓慢,不少病人是在发病半年后才逐渐出现症状的。”

  骨痛、中风、尿毒症 或是多发性骨髓瘤

  更值得注意的是,骨痛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症状之一,比例高达70%。然而由于该病的患者多数是老年人,因此他们在出现骨痛时很容易将其误当做普通的腰腿痛或椎间盘突出。“这些患者往往先到骨科、康复科或疼痛科求诊,有些人甚至因为发生了脊柱压缩性骨折,还动了骨科手术,也有的人因为长期疼痛而接受了神经阻滞的治疗。”然而,这些办法都不是针对病因的治疗,只能暂时解决问题。没过多久,随着肿瘤细胞对骨骼的破坏,患者又会再次遭遇疼痛和骨折。

  此外,由于患了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的血液里会分泌一种异常球蛋白,这种蛋白会使人体的血液变得非常黏稠,以致这些患者可能发生一切高血脂所导致的疾病,如脑栓塞、心肌梗塞等。

  不仅如此,这些异常蛋白还有可能堵塞肾小管,导致肾衰竭。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散落在神经内科、心血管科以及肾内科求诊,反反复复治疗无效。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病人会出现反复的肺部感染,之前一直在呼吸科就诊,几经周折后才发现是血液病。

  早期治疗 患者可以“带瘤生存”

  冯滢表示,其实在血液科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并不难。据介绍,目前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骨髓穿刺,看有没有异常的瘤细胞;二是X光或骨扫描,一般来说患者的骨头会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密布着一个个像被老鼠咬过或虫蛀过的小洞,另外,还要看看病人有没有发生病理性骨折;三是抽血,看看病人有没有分泌异常的球蛋白。

  而在治疗上,多发性骨髓瘤目前尚无根治手段,治疗以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靶向治疗为主。冯滢告诉记者,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起来比白血病棘手很多,“以前治疗这个病,除了化疗还真是没什么好办法,而且化疗的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很多患者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期只有4年左右。”冯滢说,不过近两年,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效果明显提高。只要早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目前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已提高到5年左右,按照医学界的预期,在新型治疗方法的帮助下,有的患者甚至可“带病生存”达10年。

  冯滢提醒,多发性骨髓瘤早期治疗的效果比晚期要好很多,而且其发病男性比女性多,因此,40岁以上的男性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好,在对应的专科经过常规治疗无效的话,就要警惕多发性骨髓瘤,及时到血液科检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头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