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振东
老胡头晕无力嘴角歪斜
家人初步判断是脑中风
现年58岁的老胡是许昌市电力系统一名员工,三年前意外查出血糖有点高,但他觉得不痛不痒,没啥事,就没治疗。想不到三年后高血糖导致脑血管狭窄、急性中风,差点要了他的命。
患病前10天,老胡出现头晕症状,有时还出现看东西重影,在当地诊所吃了些药效果不好,但也没重视。8月6日晚8:30,他觉得头晕症状加重,同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口角也歪斜起来,看东西重影,继而大脑一片空白。10分钟后,脑子倒是清醒过来,但头晕及肢体无力症状仍存在。老胡的家人初步判断,这肯定是脑中风了!
医生对病情准确判断
及时进行手术
怎么办?由于老胡的女儿曾在大河健康报上看到过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李天晓主任通过介入手段多次抢救中风患者的报道,遂驱车火速赶往该院。在该院急诊科,接诊的裴小溪大夫看过病人后,首先考虑是急性脑梗塞,随即安排急诊绿色通道做头部CT检查,同时联系介入科的专家积极参与会诊。在各科室协同配合下,急诊头部CT第一时间出片,排除了脑出血,也证实了裴大夫的判断:急性脑梗塞,且梗塞位置太可怕——考虑为脑干供血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这时已经是深夜11:30,常规的静脉溶栓方法血管再通率低,且马上就过了最佳的静脉溶栓时间,出血并发症很高。一旦溶不开,又耽误了抢救时间,大脑缺血久了,人就有生命危险。介入科值班医生许斌主治医师经会诊分析:患者头晕起病,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CT表现,初步判断为基底动脉急性闭塞,起病3个多小时,是介入手术的强烈适应证,可行介入手术再通基底动脉,挽救患者生命。
当晚11:46,老胡被转到介入科。这时,老胡的症状又加重了,再晚就连抢救都来不及了。在介入科李天晓主任的协调下,相关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到位,老胡被推到介入手术室。
介入科王子亮主任医师和许斌主治医师一起在老胡的左侧大腿根内侧开了一个2毫米长的小口,将导管引入到股动脉,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脑血管造影术(DSA)。在大屏幕上,医生们看到,老胡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导致脑干严重缺血。基底动脉闭塞死亡率在九成以上,应迅速将动脉打通!在医师精细的操作下,一根微细的导丝顺利地通过了闭塞的基底动脉,这时,沿着导丝将一个扩张球囊引入到闭塞血管处,小心翼翼地充盈球囊,扩张血栓处后,奇迹发生了:基底动脉通了!但细心的医生发现,基底动脉虽然通了,但是里面还有一些新形成的血栓存在。王子亮主任医师和许斌主治医师讨论后,第一时间拿出新的治疗方案:应用尿激酶继续动脉接触溶栓!他们的治疗方案最终达到良好效果,大部分血栓被溶解掉,仅残留少量的附壁血栓存在,且基底动脉血流十分通畅。
按医疗常规,可在狭窄的基底动脉放置一个筒形支架,将血管撑开,以使血流通畅。但两位医生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判断,如果这时放支架,因为基底动脉侧壁仍有部分血栓,很可能导致基底动脉壁的细小血管闭塞,引起脑干梗死,如果继续应用吸栓装置吸栓,则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堵塞基底动脉顶端,亦会导致严重的残疾。于是决定暂停手术,加强药物治疗,等残余血栓慢慢溶解掉以后,再行支架手术,以减少基底动脉侧壁血管闭塞的可能性。
术后第二天,老胡的头不晕了,左侧肢体有劲了,嘴角也歪得不那么厉害了,眼睛视物重影减轻了许多。能否一举根除梗塞隐患呢?为此,医生们决定10天后再做手术,将支架放在狭窄处。第二次手术也很成功。术后,老胡的所有不适很快消除了。
这个病例带给人们的警示
王子亮主任医师和许斌主治医师告诉记者,很多人误以为只有高血压才易导致中风,其实不然,像高血糖也能导致中风,因此,与老胡一样有误区的高血糖朋友应警醒。另外,“时间就是大脑”,专家提醒,如果患者出现头晕、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很可能提示脑血管出现问题,应第一时间到医院救治。如果患者已经发生了急性卒中,则应该争分夺秒赶往医院救治。新型的介入治疗手段,打破了以往仅有3小时的抢救时间,将血管再通的黄金时间延长到6~8小时,甚至24小时以内,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老胡的救治成功,得益于家属对卒中危害的认识、医生对疾病的准确判断及医院各科室的协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