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止咳药常见6个错

2014年01月10日09:34  新浪健康博客  

  错误1 只要是咳嗽,统统使用止咳药

  咳嗽应针对病因治疗,只有去除病因,咳嗽才能真正治愈。轻度干咳或痰量很少的患者,可选用复方甘草合剂等止咳药,以减轻炎症对粘膜的刺激,缓解咳嗽。剧烈干咳影响睡眠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枢止咳药,如可待因等。

  但是,并非所有的咳嗽都要使用止咳药。如咳嗽时出现痰液,且痰量逐渐增多、粘稠、变黄时,往往表明呼吸道炎症加重,应选用祛痰药,必要时须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因过敏引起的咳嗽应选用抗过敏药如扑尔敏等治疗;因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而引起的咳嗽应及时停用此类药物;因心功能衰竭引起的咳嗽应使用强心利尿治疗。

  错误2 多种止咳药联用

  止咳药的配方通常相似,服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叠加作用。

  临床上经常使用复方止咳祛痰药,此类药物不仅有止咳、祛痰的成份,也适当加入了支气管扩张剂或抗组胺药等。

  错误3 咳嗽即服抗生素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咳嗽、咯痰的性质来决定。如普通感冒引发的咳嗽,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应用抗生素则无效。只有在咳嗽同时出现咯痰,痰量逐渐增多,并且痰液变黄,考虑并发细菌感染时,才考虑服用抗生素。

  错误4 长时间使用止咳中药

  中药辨证相对西药较复杂,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内伤咳嗽,止咳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若不对症服用,即使长期使用,止咳效果也不好。

  另外,服用中药止咳时,不可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大剂量服用可能导致痰液排泄不畅,以及有成瘾性。

  错误5 止咳药会成瘾,尽量不用

  止咳药按其作用部位分为中枢性止咳药和周围性止咳药。

  中枢性止咳药又有成瘾性和非成瘾性两类。前者如可待因、吗啡等,虽然止咳效果好,但长期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后者如右美沙芬等,其作用与可待因类似,治疗剂量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也无成瘾性,故多种非处方性止咳药含有本品,在临床上应用较广。周围性止咳药,包括以糖浆、蜂蜜和枇杷膏等为代表的中成药,临床上也常用。

  可见,止咳药可以用,但切忌滥用。

  错误6 服药后,立即饮水

  服药后多喝水的确可促使药物在胃中崩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可加速药物通过咽、食道,有保护食道的作用。但服用止咳药水后不适宜多饮水,因为大部分止咳药水除了含有镇咳、祛痰的主要成分,还含有局部湿润和呼吸道保护作用的成分。服用止咳药水后,若立即大量饮水,可大大降低止咳药的局部浸润作用,影响疗效。

  更多药品知识欢迎进入新浪健康药品库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