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解放军第458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 施章时
不少人查出肠息肉后,医生建议最好切除,可是他们却不以为然,觉得不痛不痒又不出血没必要管。医学专业人士提醒说,部分肠息肉若干年后是有可能癌变,最终发展为肠癌的。所以发现了肠息肉不仅要尽快切除(特别是对于有肠癌家族史的人),术后更要密切关注,以防肠息肉悄悄复发、癌变。
40岁后高发,有遗传倾向
解放军第458医院最近接诊到一位肠癌伴肝转移的患者。据介绍,56岁的江大叔六年前曾做肠息肉癌变切术,术后以为万事大吉,从不复查,最近因为大便带血、有黏液,这才再上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肝脏有肿物,肺部也有阴影,元凶是肠癌,直肠肿瘤大到快堵住肠道了。解放军第458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施章时说,其实肠息肉癌变不能一切了之,术后还要定期复查。
施章时介绍说,大肠息肉泛指大肠黏膜的肉芽状突出物。这些突出物可能是肠黏膜细胞增生所致,也可能是肠道慢性炎症所造成。主要分为腺瘤、增生性息肉、错构瘤、炎性息肉。
从年龄分布来讲,肠息肉比肠癌早发十年左右,很大一部分肠癌都是由肠腺瘤变化而来的。肠黏膜转变成肠腺瘤性息肉大约需要10年时间,而从腺瘤性息肉转化为肠癌的时间约为5年,所以,在腺瘤性息肉尚未转变为肠癌时就将其摘除,能减少肠癌的发病几率。40岁以后是肠息肉和肠癌的发病高发期,要引起注意,建议去医院做肠镜检查,及早发现问题。
息肉的形成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据一份统计表明,如果家族中有人得此病,那么有约20%的几率传给下一代,比如父亲是息肉癌变,子女患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2-3倍。家族性遗传倾向易感人群若有多发性息肉,又不适时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最终将发生癌变。八类人群早做肠癌筛查
肿瘤学科的专家指出,定期接受防癌体检、筛查癌症,能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发展到中晚期癌症。结直肠癌是预防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一是因为出现癌前病变即肠息肉时,一般需要5-10年才能发展为癌症;二是因为临床上痔疮和直肠癌有很多相似的症状,治疗痔疮时医生“顺便”可筛查,而结肠镜检查能100%发现息肉和肠癌。
让施章时担忧的是:“患者有症状,却因为怕麻烦不做检查,自己又意识不到会发展到肠癌。”据介绍,现在医院开展义诊和免费筛查,就是希望普及预防肠癌的科普保健知识,引起市民的重视。
施章时建议以下八类人群早做筛查——
1、40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
3、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4、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
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
6、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7、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8、肥胖者患肠癌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者。肠息肉无论大小都应切除
肠癌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这些人若从未做过肠镜,建议做一次肠镜检查。近年来,肠癌的生存率非常高,若能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在我国,早期发现的患者不到10%,这与肠镜筛查不足有关。
一旦发现肠内有息肉,无论是哪种都应切除。对于小于2厘米的良性息肉,可以直接在肠镜下切除;大于2厘米的息肉,若无法在肠镜下切除,可先取组织标本做病理检查,确诊息肉是否有癌变的可能,改日在腹腔镜下做切除手术。若有癌变可扩大切除范围。
不少人排斥做肠镜检查,担心检查时因牵拉肠道引起不适甚至疼痛。其实,可以选择做无痛肠镜检查。
防复发,定期肠镜+饮食清淡
施章时主任提醒说,有肠息肉的病人,并不是切掉息肉就万事大吉,必须坚持随访。约1/3的肠息肉是多发性的,在原部位摘除息肉后,别的部位还可能长出新的息肉,因此肠息肉的复发是无法预防的。曾经有过结肠息肉病史者都应该遵医嘱复查,争取早期发现病变。
同时,肠息肉的复发与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肥腻的食物,也可诱发肠息肉。建议肠息肉患者饮食宜清淡,少吃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易消化和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与蔬菜。一般以柔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切记不要酗酒抽烟,坚持适当运动。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