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总是腹泻或是大病

2014年09月11日09:45  大洋网-广州日报   收藏本文     

  本报讯 (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李绍斌)青壮年反复腹泻腹痛甚至便血,或许已经患上炎症性肠病。

  近一年来, 30岁的小郑反复出现左下腹痛、腹泻,大便一天3至5次,多为稀烂便,最近的大便中带有脓血。社区医生考虑为痢疾,服抗生素治疗,但一周后病情无好转,大便次数也越来越多,一天达到8~10次。小郑到医院消化科就诊,医生建议他进行结肠镜检查,2天后检查发现他的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黏膜广泛糜烂、溃疡、出血,并有许多的脓性分泌物附在肠黏膜表面,内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主任曾志荣教授指出,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都属于炎症性肠病(IBD)。炎症性肠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20~40岁人群,儿童或老年人也可发病,男女发病机会相差不大。

  作为一种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过去炎症性肠病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常见病,中国则比较少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西化,近年来我国患者越来越多,已经引起我国消化病学界的高度重视。炎症性肠病需要终生治疗,因而越早正确认识该病并进行规范治疗,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越小,也能避免增加治疗成本。

  反复发作可致残

  “虽然都属于炎症性肠病,但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有所区别。”曾志荣指出,从发病部位来看,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出现在直肠和结肠,炎症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克罗恩病则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可发生于从口腔到肛门的各段消化道,呈节段性分布。

  从临床症状来看,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发热、关节痛等。而克罗恩病的表现更为复杂,主要有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瘘管形成或肠梗阻等,部分患者还有发热、营养差和关节、皮肤、眼、肝等消化道以外的损害。

  炎症性肠病的最大特点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令部分患者致残。“这一类疾病的病因不清楚,但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和免疫因素的相互作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曾志荣指出,目前研究发现,患者存在肠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免疫系统会把患者吃进去的食物、肠道中的细菌等误认为外来物质,发起“无差别攻击”,血中的白细胞到消化道黏膜内去“战斗”,继而引发炎症,导致溃疡反复出现。

  确诊要做结肠镜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不适表现,结合血液、大便检查,特别是结肠镜检查结果来诊断。曾志荣强调,由于腹泻、便血等症状是多种肠道疾病共有的,在诊断时要重点排除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以及结肠癌、缺血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等疾病。临床发现,部分炎症性肠病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如直肠、结肠癌变,肠穿孔、大出血等。

  一旦确诊,患者要打“持久战”。治疗主要是控制患者的肠道黏膜炎症,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治疗方案的制定要结合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病情的分期等实行个体化治疗。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外科手术等。

 

文章关键词: 腹泻结肠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