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副教授 商昌珍
文/通讯员 王海芳
随着人们高脂、高蛋白饮食的增多、饮食的无规律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胆囊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增多,目前已成为肝胆外科门诊的常见病。胆囊息肉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多在体检的B超检查时被发现。对于潜伏在胆囊里的“肉疙瘩”,应该如何应对?是不是胆囊长息肉就意味着要放弃胆囊呢?很多患者都关心这个问题。
胆囊息肉多数无症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商昌珍副教授表示,胆囊息肉是胆道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25-55岁的年龄段,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为综合性因素所致,其中,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饮食不规律是胆囊“长”息肉的常见原因。胆囊息肉多数无明显症状,80%以上都是在定期体检做B超检查时被发现的。一小部分胆囊息肉患者会有上腹部饱胀不适、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所以常常自行当做“胃病”去服药治疗,效果不佳。
息肉>1cm,建议切除
超声检查是发现胆囊息肉最常用、最方便的检查手段,即使是小于5毫米的息肉,B超的检出率也可达90%以上。值得指出的是,B超检查难以区分胆囊息肉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想确定胆囊息肉究竟是良性还是恶性,还得进一步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血管造影、内镜超声、CT或病理活检等检查。
是不是胆囊长息肉就意味着要切除胆囊呢?商昌珍指出,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是有指征的:对于经常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腹痛等明显症状的胆囊息肉,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建议考虑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对于无症状的胆囊息肉,当息肉直径超过1cm、定期B超检查发现息肉持续增大,且是基底宽大的腺瘤样息肉,为防止息肉进展或恶变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果没有以上几种情况,可不必急于手术,但要定期检查,每3-6个月做一次B超观察息肉变化情况。
切除胆囊,消化很受影响?
当医生建议症状明显的胆息肉患者切除胆囊时,患者大都不愿意,有的是怕挨一刀,有的则担心切了胆囊,身体就“垮了”。他们最大的担忧是:胆囊是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切除胆囊会严重影响消化功能。
商昌珍指出,其实,胆囊只起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它并不产生和分泌胆汁。真正产生和分泌胆汁的器官是肝脏。胆汁是帮助消化食物的物质,切除胆囊后,胆汁储存和浓缩功能虽然丧失,但胆汁仍能在小肠内与食物混合,起到消化作用。此外,由于胆囊炎等的影响,发生病变的胆囊大多已丧失原有的功能,甚至可能癌变,胆囊已成为有害而无益器官,所以,对于胆囊息肉已达到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来说,该手术时就应果断手术,一味追求“保胆”是不明智的。现在,胆囊切除术几乎全部都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在切除胆囊后,一些患者会出现腹胀不适、腹泻等表现,但多为暂时性,一般在术后1-3个月可恢复,并正常饮食。
商昌珍提醒,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饮食不规律是胆囊“长”息肉的常见原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搭配膳食,避免过多地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及肥肉等);同时,规律三餐饮食,摒弃不吃早餐、常吃夜宵的不良习惯,这些都有助预防胆囊息肉的发生。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