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本草》:"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癖症癖,小儿尤良;用汁洗紧唇、面疱、马汗、射工毒涂之瘥。"
2、孟姺:"湿癣白秃,以马齿膏和灰涂敷。治疳痢及一切风,敷杖疮。"
3、《食疗本草》:"明门。亦治疳痢。"
4、《本草拾遗》:"止消渴。"
5、《蜀本草》:"主尸脚(人脚无冬夏常拆裂)、阴肿。"
6、《开宝本草》:"主目盲白霄,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渴,破癥结痈疮。又烧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肿。以封之,即根出。生捣绞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
7、《日用本草》:"凉肝退翳。"
8、《滇南本草》:"益气,消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
9、《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10、《生草药性备要》:"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
更多药品知识欢迎进入新浪健康药品库。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