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的概念正当热。除了智能手机上下载的各类健康类APP应用软件,穿戴式科技产品的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目前,通过各种应用所收集得到的各种有关个人健康的数据,精确度上尚不足成为专业医生的诊断参考。解决相关纠纷的立法也尚不完善。广东省中医院心律失常中心的丁春华主任提醒大家:诊断还得咨询专业医生意见,目前各种移动医疗设备上的数据并未到达诊断级别用途。记者采访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从事智能人机交互研究和智能手机应用开发研究的林连南博士,他认为未来20年,我们身边可能会有上千件的日常生活物品,都会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对接互联网。大数据进入医疗领域,会成为医生诊断时的有力辅助。
美国一妇女盲信APP
贻误癌症病情
最近,美国一位51岁妇女西安·吉布森在《每日邮报》上用亲身经历给大家提醒:不要被一些不太靠谱的APP麻痹,因盲信APP而贻误病情。据报道,吉布森从小脸上、身上都有不少雀斑。但2008年,她开始注意到自己脚踝上出现了一块指甲大小的斑块,比自己身上其他的雀斑颜色要深、形状也更大。她咨询了一位普通医生,医生告诉她没什么事。她又下载了一个健康类的APP软件,查询了一下,软件提示斑块有可能只是颗痣。吉布森没再操心,但两年后,在一次体检中,她发现那块斑其实是皮肤癌。幸而,2011年她做手术切除肿瘤时,癌症并没有扩散。
求医不如求APP?
如今,智能手机上的健康类APP产品,花样越来越繁多。在英国,这类产品有近10万种,每周的下载量也越来越大。医学机构是这方面产品的市场领导者。每天这些APP告诉我们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慢跑了多少公里,提醒人们服药等等。有五分之一的健康类APP宣称有辅助诊断的功能,可以将我们的智能手机转变成心电图仪器,监测心律并发送给医生。还有一些可以监测血压、血糖水平。
2013年,全球健康类APP产品的市场价值是24亿美元。有人预测,2017年,总值有可能上升到260亿美元。包括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也在极力推广这类APP的应用。现在,甚至是心情沮丧这类问题,似乎也可以不找医生而找对应的APP了。这让传统的医患关系发生了变化。病人不再依赖医生和护士的建议,转而去求助APP。有些医生欢迎新技术加入到诊疗当中。英国一位医生就告诉《每日邮报》记者,他的40位病人中有三四个会每天带着智能手机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他们通常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等问题。但是更多的专家则指出,花样种类繁多的健康类APP,在推荐给医护人员和病人使用前,需要的是更为严格的监管。至少在英国,目前还没有法规去管理这类健康APP。吉布森的例子是对监管必要性的最好的证明。
移动医疗“倒逼市场”
另据《科技日报》报道,3月10日,苹果公司春季发布会,宣布要借Apple Watch进军医疗领域。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认为:“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非常缺位的。在互联网医疗方面,目前不仅没有解决信息授权问题,信息使用后造成的医疗纠纷怎么防范、怎么处理同样无解。”
报道还指出,美国1月30日正式宣布启动“精准医学”计划,先期拟投入2.15亿美元。比“移动医疗”更进一步,将生物基因疗法与医疗大数据结合起来,被视为是“国家层面”的启动。在我国,最早的感知来自市场,互联网巨头2014年已经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阿里健康”斥资1.7亿美元,并开始“未来医院”计划。腾讯则投资1.065亿美元开启“智慧医疗”计划,连接医学专业人士、医院和用户。移动医疗的“市场倒逼”机制正在启动。
移动医疗设备采集到的信号
尚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现在,不少人在跑步时都会打开手机上的一些应用软件,监测脉搏、心跳等生理指标,计算步速、距离。但这是否精准呢?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这类设备发现的血压、血糖异常,是否足以取信呢?
广东省中医院心律失常中心的丁春华主任提醒大家:诊断还得咨询专业医生意见,目前各种移动医疗设备上的数据并未到达诊断级别用途。“医学诊疗和移动医疗并不是一个概念。”丁春华说,“移动医疗近年确实发展很快,但移动医疗严格地讲不能说是医疗行为,因为医学诊疗却有更为严格的规范,任何国际认可的药物、医疗器材都要经过大量临床测试、临床认证的过程。有一些移动医疗设备的设计者来找我们试用,单就心电图来讲,我所看到的可穿戴设备收集的信号都尚是单导联的,远没达到我们临床要求的同步12导联的精确要求。目前,此类设备还不具备诊断价值,达不到临床诊断级别的要求,如果盲目使用,会导致误诊。这方面法规也尚未完善,面对纠纷也难以保障权益。在这方面,研发者和病人都需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公众一般保健用途,保健级别的使用是可以的。病人也需要知道自己采集这类数据是干什么用的,如果是用来给自己做诊断,目前是完全不可取的。”
在诊疗方面,丁春华认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当下医生的当面体格检查是任何设备手段不能取代的:“中医的望闻问切,西医的检体,病人在场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虽然比如说看的是心脏的问题,但通过看病人的眼神、脸色、舌苔的状况,听病人讲话的语速,摸病人手的温度、干燥程度,以及叩诊和听诊等详细的查体,有经验的医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很丰富的诊断信息。”但是,丁春华主任也认为,在这一科技领域,使用网络化的手段,让医生及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对辅助医生诊断是有其价值和意义的。
采集信息的精确度
是最大的技术难度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林连南博士长期从事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和智能手机应用开发研究。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大数据在决策上存在先天的好处,就是有助于我们掌握规律,带来一些预测性的发现。目前APPLE WATCH往医疗方向的用力也好,针对健康管理的各类智能手机APP应用软件开发也好,主要是在搭建一个从穿戴式设备,到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再到云端的大数据系统平台。所收集的个人生理指标数据,不能取代医生的直接诊疗,但可以起到健康管理、辅助指导医疗的作用。目前的研发用力,多针对一些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人,以辅助个人健康管理。”
不过,林连南也指出,健康类APP、可穿戴设备,技术上最大的难度在采集信息的精确度上。“采集本身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脉搏、心跳的采集,需要用户主动打开应用才能进行采集,采集的过程是需要将脉搏跳动产生的光波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然后被智能手机等设备识别并进行统计分析。这个过程会受到很多干扰,比如周围光线的明暗,就会有影响。在使用这类设备时,户外人机交互环境更为复杂,存在各种噪音干扰,这些都会对数据采集的精确性产生影响。如果能够克服采集上的这一最大问题,基于大数据和科学的分析模型,能够比较准确提供辅助健康管理、指导治疗作用的指标。当然,还有公众担心的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这是社会化层面的监管完善问题,并非技术层面的问题。”林连南说。
在林连南看来,未来20年,我们身边可能会有上千件的日常生活物品,都会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对接互联网。这意味着我们只会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而不是能够脱离网络。他补充道:“而且,这类设备跟人体的距离会越来越近,甚至植入人体。比如在孩子、老人的身体内植入芯片,以防他们走失。这听起来很恐怖,但是其实背后的理念是‘看不见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好的设计必然是先打破现实的平衡,再通过完善,去寻找到新的平衡,让失衡的现实重新回归平衡。目前,移动医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认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