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首页>疾病库>外科>感染科>钩端螺旋体病>检查

疾病概况

  • 疾病名称:钩端螺旋体病
  • 所属部位:全身
  • 就诊科室:感染科
  • 症状体征:肝炎、肾炎、脑膜炎、肺炎、出血、发热骤起、头痛、肌痛、发冷、咳嗽、胸痛、颈硬、黄疸、出血、肾衰竭、神经功能失常、结膜溢血、肝肿大、脾肿大、弥漫性腹部压痛、肌肉压痛、脑膜病征、躯干斑性、荨麻诊性、紫癜性皮疹。

钩端螺旋体病的检查

1、常规检查与血液生化检查 无黄疸病例的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黄疸病例的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半数在10X109~20X109/L,最高达70X109/L,少数病例可出现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增高,多数在81%~95%之间;出血患者可有贫血、血小板减少,最低达15X109/L。尿常规检查中70%的病人有轻度蛋白尿、白细胞、红细胞或管型出现。黄疸病例有胆红素增高,2/3的病例低于342μmol/L以下,最高达1111μmol/L。一般在病期第1~2周内持续上升,第3周逐渐下降,可持续到一个月以后,血清转氨酶可以升高,但增高的幅度与病情的轻重并不平行,不能以转氨酶增高的幅度作为肝脏受损的直接指标。50%的病例有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平均值是正常值的5倍)。

2、特异性检测

1.病原体分离 钩体不易着色,一般显微镜很难观察到,必须采用黑底映光法直接查找钩体。在发病10天内可从血液及脑脊液中分离出钩体。第二周尿中可检出钩体。钩体从体液或组织中分离需要特殊的实验室技术和培养基。
最近用超速离心集菌后直接镜检法、荧光抗体染色法、原血片镀银染色法及甲苯蓝染色等方法直接检查病原体,可达到快速诊断目的,阳性率在50%左右,有助于早期诊断。
2.血清学试验
⑴凝集溶价试验(凝溶试验):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需不同型别活菌操作,凝集素一般在病后7~8天出现,逐渐升高,以超过1∶400效价为阳性,可持续数月到数年。间隔两周双份血清,效价增高4倍以上为阳性。
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凝溶试验阳性出现时间更早和更灵敏。发现显微镜凝集试验与ELISA的总符合率达86.2%。近年来国外已普遍采用钩体IgM抗体技术,有高度特异性。
⑶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将从钩体菌体中提取的一种抗原成分,将其吸附于人“O”型红细胞表面致敏,遇到同种抗体,即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本试验具钩体感染的属特异性而无群或型的特异性,较凝溶试验阳性出现早,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⑷间接红细胞溶解试验:用钩体抗原物质将新鲜绵羊红细胞致敏,在补体存在的条件下与含有抗体的血清混合时发生溶血,较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的灵敏性为高。
⑸间接荧光抗体法:此法是将标准钩体菌株作成涂片,然后将检测病人的血清滴在已知菌株的玻片上,经洗涤,如病人血清中具有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再用抗人球蛋白荧光抗体与此复合物结合,发生荧光,即为阳性,此法无型特异法。本法检出抗体时间及阴转时间均较显凝试验抗体为早,具有一定的早期诊断意义。
3.早期诊断
⑴钩端螺旋体DNA探针技术:早已应用于临床,schoone等1984年证实,用黄疸出血群哥本哈根型Wijnberg株DNA制备探针,可在硝酸纤维素滤膜上检出2pg的同源DNA。且致病性钩体不同血清群PatocⅠ株呈交义杂交现象。作者认为DNA探针杂交技术是一种敏感性高的早期诊断方法。

 

分享到:

医生说

李强
哈医大附二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

糖尿病早期预防
随着生活质量提高,有一个被称作“沉默杀手”的病症却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

温绍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高血压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的最大的杀手之一,而高血压又是很严重的危险因素...
所有疾病、用药建议均供用户参考,不可替代专业医师诊断、不可替代医师处方。网友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也不承担其言论导致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