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况
- 疾病名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所属部位:全身
- 就诊科室:儿科
- 症状体征:1.急性型: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
下一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
1.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的发病有密切关系:①急性ITP患者,在发病前2周左右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②慢性ITP患者,常因感染而致病情加重。
2免疫因素
将ITP患者血浆输给健康受试者可造成后者一过性血小板减少。50%~70%的ITP患者血浆和血小板表面可检测到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目前认为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吞噬破坏是ITP发病的主要机制。
3.脾
是自身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也是血小板破坏的重要场所。
4.其他因素
鉴于ITP在女性多见,且多发于40岁以前,推测本病发病可能与雌激素有关。现已发现,雌激素可能有抑制血小板生成和(或)增强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对与抗体结合之血小板吞噬的作用。
下一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