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况
- 疾病名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所属部位:下肢
- 就诊科室:普外科
- 症状体征:患肢可见疼痛、压痛、肿胀及皮色发紫,严重者可致花斑状以至坏疽。进一步发展,肢体出现剧痛,患肢肿胀,皮肤发亮发绀,皮温降低,缺血以至坏死。
<<< 上一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无疑发病急骤,发展迅速,理应施以最有效的方法。
静脉应用肝素,虽可立即起到抗凝作用,从而通过调动内源性胞浆素原发挥溶栓作用,但与直接溶栓剂相比,似显得较为被动,故作者对急性病例将纤溶制剂定为首选药物,由于链激酶具有抗原性,静脉用药后常有致热原性反应,因而主张用尿激酶。
静脉取栓法的指征是在上述治疗过程中病情仍急剧发展者,尤其是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急剧减弱病例,但对已是静脉性坏疽者则取栓术为时已迟,静脉取栓术主要顾虑在于取栓过程中发生肺栓塞问题,为此,取栓术前最好经颈内静脉置下腔静脉滤器,以可靠地防止由术中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
一旦股青肿发展至坏死期,只有做广泛的肌间隙切开,使坏死组织得到充分引流,抬高患肢,频繁更换敷料,也许是惟一的治疗方法,作者以近1年时间,曾治愈了1例如此重症病例,急性期不能得到缓解,则发展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 上一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