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首页>疾病库>内科>消化内科>吸收不良综合征>检查

疾病概况

  • 疾病名称:吸收不良综合征
  • 所属部位:胃
  •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 症状体征:腹泻和腹痛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可出现消瘦、乏力、手足搐搦、感觉异常、口炎、角膜干燥、夜盲、水肿等营养不良症状。

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检查

一、粪脂肪检查

(一)苏丹Ⅲ染色镜检 正常时粪中不出现脂肪滴,如>10滴/高倍视野,示脂肪吸收不正常。

(二)粪脂定量 正常<6g 24="">6g/24小时,可诊断吸收不良综合征。

二、脂肪平衡试验

每日摄入试验餐,含脂肪70克以上,连续6天。收集后72小时(第4-6天)粪便测定脂肪含量,计算吸收率。

脂肪吸收率= 摄入脂肪(后3天)-粪脂(后3天)/(摄入脂肪)×100

正常值:>95%,低于正常指示脂肪吸收障碍。

三、D-木糖吸收试验

D-木糖(D-Xylose)为一种戊糖,口服后不经消化酶分解、直接经空肠粘膜吸收,不在体内代谢,从肾排出。如肾功正常、测定尿内D-木糖排出量可反映小肠吸收功能。方法:空腹口服D-木糖5g,收集5小时尿,测定尿中D-木糖。正常值:>1.25g(25%),1.0~1.2g为可疑,<1.0g(20%)为异常。

四、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反映回肠吸收功能,先注射维生素B121000ug,使体内饱和,口服60钴标记维生素B122ug,收集48小时尿,测定60钴量,正常值:>8-10%,2-7%为中度吸收不良,<2%重度吸收不良。多用于检查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五、BT-PABA(又称胰功肽)试验

苯甲酰-L酪氨酸-对氨苯甲酸(BT-PABA)口服后,在小肠经糜蛋白酸酶分解,游离的对氨苯甲酸易被小肠吸收,经肾排出,收集6小时尿测定其排出量,可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正常值:55~75%。

六、钡餐X线全消化道检查

可了解小肠分泌与运动功能及有关病变,如肠管扩张,狭窄、粘膜皱襞改变、憩室、瘘管等。

分享到:

医生说

李强
哈医大附二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

糖尿病早期预防
随着生活质量提高,有一个被称作“沉默杀手”的病症却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

温绍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高血压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的最大的杀手之一,而高血压又是很严重的危险因素...
所有疾病、用药建议均供用户参考,不可替代专业医师诊断、不可替代医师处方。网友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表示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也不承担其言论导致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