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对节后综合症的秘方

2013年02月17日06:51  大河网  微博

  春节佳节,孩子接触到的人群和信息比平时要多得多,这无疑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小的影响。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开心过节的同时可别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出现以下的“节日心理后遗症”。

  节后心理后遗症一:脾气变坏

  新年开学,不少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或上学时,会无奈地告诉老师,过年那些天,孩子变得似乎尤其讨人嫌,爱插嘴、搞破坏、爱发脾气……

  其实,这多半是家长节日冷落了孩子的缘故。搓麻将、打扑克或聊天,是许多家长过年的主要活动。可孩子感兴趣的是什么呢?许多家长只管自己过年,却把孩子放在一边,让其想干啥就干啥,这其实是对孩子的“忽视”。

  家长忙碌了一年,过年时放松一下并无过错,但大人们娱乐之余,也要多关心孩子,别让他们只在玩具和电视机的陪伴下过年。过年了,家长应多聆听孩子的想法,把他们看作平等的个体,不妨多问问:“孩子,过年你想玩什么?”家长应尽量满足孩子正当需求,切忌过年时冷落了孩子敏感的心。

  节后心理后遗症二:变身“电视迷”

  节假日里,除了日常活动以外,全家人闲坐着看电视的时间会很多,尤其是小朋友,在家长们的活动中找不到位置,多会迷上电视,变身小小“电视迷”。

  小孩子多看电视不利于健康,学龄前儿童尤其如此。首先,如果过分沉迷电视,孩子会因为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而形成封闭性人格。其次,电视占用了孩子游戏、玩耍的时间,身体得不到锻炼,不利于健康成长。再次,一些幻想型、暴力型的电视节目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小孩子模仿武侠电视里的动作从高处往下跳而致伤、致残的情况已经不少因此,不让孩子过多地迷恋电视,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专家建议在节日期间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需求,认为孩子去看电视不吵不闹再好不过,孩子的节日生活安排也要丰富多采。走亲访友、复习功课、亲子游戏等等,切莫拿电视机当哄孩子的法宝。

  节后心理后遗症三:“怕生”又“怕丑”

  在节假日里,孩子经常会遇到亲戚朋友以及一些他们所不熟悉的陌生人来串门,客人大多会问他们“你几岁了?”“喜欢什么?”之类的问题。

  这些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但是很多孩子却会躲进妈妈的怀里,半天都回答不出一句话。幼儿这种情况,如果在节后依然持续,并且更加严重的话,做父母的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以前有没有代替孩子回答客人问题的情况?如果长此以往,孩子将会变得越来越“傻”,越来越“木讷”,越来越不大方。而且,节假日尤其容易使孩子“怕生”的毛病加剧。

  专家建议作为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说出他们的心理话,不要怕说错,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是需要不断锻炼的。节假日期间,是改掉孩子“怕生”毛病的大好时机。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与客人谈话,必要时还可以离开一会儿,让孩子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单独与客人交往,学习如何接近陌生人,如何同陌生人谈话,进而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节后心理后遗症四:抽烟喝酒“尝鲜”到“上瘾”

  春节、寒假期间,在大人的怂恿下抽烟喝酒“尝鲜”导致烟酒“上瘾”的孩子不少。这些孩子主要是14-18岁的少年,他们正处于可塑性极强的成长阶段。这些孩子具有从众模仿、好奇心强、逆反心理等性格特征,从而使他们易染上不良习惯。

  专家建议家长,节日期间不应抱着侥幸心理放纵孩子,更不要怂恿孩子尝试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对已经染上烟酒的孩子要耐心劝导,必要时可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节后心理后遗症五:讨厌上学或恐惧上学

  放假啦,过节啦,小朋友们都非常开心,不少孩子都认为放假了就应该玩,不应该谈学习的事。而家长们也觉得难得休息,该让孩子过个快乐的节日。结果,有不少孩子节日过于放纵,作息不正常,沉迷游戏等,等到开学,就觉得上学是一项非常头疼的事情。

  专家建议孩子在节日开始就应及时收心,与休闲读书相结合。家长应帮助孩子制定包括休闲和学习在内的完整的节日计划,内容要丰富健康,做到适可而止。孩子们既要考虑寒假作业是否完成,还要做到心中要有下学期的学习目标。家长要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饮食,让他们读些课外书,带孩子去书市逛逛等等,并且一定要控制节日的上网时间和玩电脑时间。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