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小传
曾强,教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
本世纪初,一个不被人熟知的概念“健康管理”进入中国。十多年间,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日渐蓬勃,也让更多的人逐渐知晓。但相对于国外发达地区,我国的健康管理水平还存在着不小差距,仍有不少人不清楚健康管理的内涵与意义,并单纯地把它等同于健康体检。为此,《生命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教授,为您理清中国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生命时报》:您所理解的健康管理到底是什么?
曾强:严格来说,现代健康管理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开始工业革命,大型企业发展后,资本家为降低员工的医疗费用,把医疗保险服务承包给了保险公司。作为保险公司来讲,得病的人越少,就赚得越多,于是开始着手对企业进行健康管理,尽量让员工不得病,这就是健康管理的雏形。将健康管理真正发展成为学科的,是1978年美国密执安那大学成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健康管理中心,当时的概念仅仅是做医生不做的事情,比如纯粹的预防、风险评估和指导。上世纪90年代初,健康管理开始由美国扩展到其他西方发达国家,逐渐从理论走到了实践,开始形成了生活方式和慢病管理。到本世纪初,健康管理开始由发达国家走向发展中国家,此时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全面的健康状态与健康风险检测、预估与跟踪管理。我国在2002年左右,以健康体检为主要形式的健康管理行业开始兴起。经历“非典”后,健康管理逐步成为健康服务领域的一个新兴产业,并且越来越火。
目前,健康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在中国和美国略有不同。美国的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健康效果。而我国根据国情特色,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节省医疗资源,提升生活质量。可以说,我国的健康管理内涵更丰富。
《生命时报》:目前我国健康管理的现状如何,与国外相比存在哪些差距?
曾强:尽管健康管理进入我国较晚,但发展很快,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目前中国的健康管理是指管理个人健康的相关服务,是“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结合,服务范畴包括生活方式管理、疾病管理和医疗服务。除了预防医学要做的事,也将医疗手段用进来,比如我们会把辨病体检和风险评估相结合,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民营体检机构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起了不小的作用,但在全国的比重上,目前还是公立医院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在2005年成立了健康医学中心,2009年成立国际医学中心,今年1月13日,两个中心合并,成立了中国首家专业的健康管理研究院,集健康体检、评估、干预和适宜技术研发为一体,这将是未来我国健康管理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模式。
美国的健康管理已是一个非常细分化的行业,它主要是伴随保险业而发展起来的。服务范畴包括管理式医疗、疾病管理和第三方管理。我国与之相比确实存在着差异,虽然产业规模不小,但在检后服务和细致化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现在更多的医院在进行转型,逐渐从单纯的体检向健康管理、后期干预转变。不过,目前最大的障碍是公立医院在做健康管理时,没法解决收费问题。因为没有收费标准,有些基本管理也没有纳入到公费中,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另外,目前行业发展最大的误区是单纯把健康体检称为健康管理,其实这只是信息采集的一部分,这样分割出来,对健康管理没有实际的作用。
《生命时报》:健康管理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实际意义?
曾强:健康管理的目的是治未病,通过健康信息评估对收集到的个体、群体健康和疾病的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综合、连续的科学分析与评价,目的是为诊治疾病、维护、促进和改善健康、管理和控制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实际上,健康管理有三部曲:健康管理是基础,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情况占五成。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健康管理,进行自我管理是很有价值的,可以唤起大家的健康意识,改变生活方式,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因此,健康管理的出现是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对疾病诊疗模式的改变。对企业来说,健康就是生产力,通过健康管理让员工的身体素质好了,企业效率也就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对社会而言,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生命时报》:中国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做健康管理,个人、企业和政府分别要如何做?
曾强:从个人而言,要清楚“健康由自己做主”。因为生活方式的管理,主要是靠个人,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式饮食起居,就很难维护健康,但自我管理好了,就可以不得病、晚得病,甚至不用药或少用药。企业应该请专业的公司对员工进行生活方式管理,也应该配套有奖励措施。比如在美国的一些企业,如果员工是走路上班的,或者戒烟的,都会有奖励,小到旅行包大到旅游计划。目前中国一些企业也开始这样做了,但数量不多,需要加强。从国家层面来说,医政部门应首先尽快规范健康管理的收费问题,其次国家要加大力度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健康管理师的培训要更加科学规范。最后,要构建完善的健康管理系统,建立电子档案,搭建系统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远程健康管理。
《生命时报》:目前,您最关心的健康管理问题是什么?
曾强:我现在最担忧的是我国城乡地区的健康干预工作,那里的健康宣教还差得很远。已有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中国城市与农村人群的患病率正越来越接近,城市人高发的那些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开始在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集中出现。因此农村地区的疾病知识普及和健康干预工作是当务之急。如果他们的慢病发病率提升了,整体人群患病的基数就会提高,国家可能就被拖垮了。另外,我很期待健康管理行业能够更加规范,因为概念已经推广开了,要让相关技术能真正实现落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