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股论市
养老金入市更注重安全性、分散性,这样才能保障养老基金的平稳运作,实现资产更好保值增值目的;因此很难产生大涨幅、高收益的走势。
我国基本养老金的投资步伐已进入启动运行阶段。总体来看,养老金入市进程经历了构想、试点、立法、实施四个阶段。2016年11月,国家正式公布养老保险基金的4家托管银行,评审出21家投资管理机构,随后16家基金公司、4家保险公司、1家券商入选,养老金入市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2017年2月份,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启动招标工作,签署合同后进入打款程序,首批养老金进入入市运作阶段。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广西、云南、陕西、安徽8省份已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了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100亿元,其中的1721.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剩余其他资金将按照合同约定分年分批到位。为此,市场人士大喜过望,认为养老金入市将推动新一轮牛市,股价极有可能反转上行。
其实,养老金逐步入市虽然是一种趋势,但是,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资金都会进入股票市场。即使未来可到账资金规模可达到4100亿元左右,但真正配置到股票类资产的资金规模也可能相对有限,毕竟还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第一,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规定,托管机构投资于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这就意味着养老金对股市带来的新增流动性规模有限。
养老金投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除了股票,养老金仍可投资银行存款、国债、养老金产品、银行理财产品、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国企改制上市等。因此,养老金对于股票市场,可能只有“细雨小风润无声”的效果,不会出现“惊天动地一声雷”的过高奢望。
第二,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活命钱”,养老金的风险承受能力很低,要求受托部分的95%以上在当年不能发生亏损,这就带给股票市场更多压力。然而,养老金一旦入市,自然需要承担风险,谁也不能保证只赚不赔,这就足以让养老金不敢轻易大举入市。更可能的出路是,小部分养老资金入市,以投资稳健型股票为主,并青睐于大盘蓝筹股——有关方面不可能让股价产生“过山车”,以免发生巨大亏损不好向公众交代。
更何况,养老金关乎大多数人财富命运,它的入市不具有救市、托市作用,属于一种资产保值增值,提升投资运营效率。由此,养老金入市更注重安全性、分散性,需要注重风险准备金的设立以及阳光化的监督与管理。这样才能保障养老基金的平稳运作,实现资产更好的保值增值目的。这种情形下,很难想象会产生大涨幅、高收益的走势。
第三,从股票市场实操层面看,全国市场目前1700亿养老金到账规模,社保基金理事会自行管理约600亿规模,委托给管理机构的有1100亿。其中,股票类资产配置规模为150亿左右。换言之,即便是把目前养老金在股票类资产配置的资金100%全部到账,也不足以起到撬动整个股票市场行情的作用。
当然,养老金投资入市对于A股行情也并非全无作用,至少可以保证在沪市3000点区域的合理价值上下运行,让A股整体投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释放,更可以让一部分资金解套。(顾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