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能够帮助睡眠吗

2014年06月10日11:17  新浪健康  微博 收藏本文     

  我们先来理清楚睡眠状态和催眠状态。睡眠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白天工作,晚间睡眠,在睡眠状态下的时候,人对睡眠这一过程是完全没有意识的。

  而催眠跟睡眠是不同状态,催眠实际上是心理暗示状态。打个比方说,我给你讲一个很悲伤的故事,你听了就会很痛苦,甚至流泪;我给你讲一个很高兴的故事,你听了就会很开心。这就是你的情绪受语言感染产生的一种反应。催眠也是如此,是受到一种心理暗示,被推动着去做某件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被这种意识暗示。

  催眠的过程

  比如说电影《无间道》中,梁朝伟演的卧底,他处于精神高度紧绷的状态睡不着觉,只能去找心理医生给他催眠。实际上实施催眠术的过程,就是对他进行心理暗示的过程。这种暗示就使得他从那种极度兴奋、极度紧张的状态中解脱,把他从对一种事物兴奋的状态,转变成对另一种事物兴奋的状态。你会发现催眠师对他催眠过程中,一定是需要他配合的。

  首先,患者要有意识,而不是让患者睡着,睡着的人对周围的语言、周围的事物是没有反应的,就接收不到催眠师的暗示。其次,患者要配合催眠师的指令。患者需要在有意识地情况下配合催眠师的要求来做,比如催眠师让他放松,把白天的事情忘记,专注想象一个画面,想象一个一望无际的湖面,湖面上荡着几只小船。湖边是青翠欲滴的草坪。患者在想象这个景象的时候,就逐渐从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状态,逐渐进入到兴奋程度降低状态。这个兴奋性降低的过程,恰恰是有利于他睡眠的。这个过程就是催眠的过程。

  但是催眠的过程并不是睡眠的过程。催眠的时候我们观察患者的脑电图,仍然是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不是睡眠的脑电图。催眠对我们来说还是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

  我们再来说一下催眠师的作用。很多人白天忙了一天,很劳累、很兴奋,也积压了很多工作没有解决,躺在床上左思右想这些问题,就很难进入睡眠状态。催眠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患者转移兴奋点,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

  催眠的过程实际上仍然是清醒状态,不是睡眠的无意识状态。还拿《无间道》来说明情况,梁朝伟演的卧底面临巨大的压力,需要休息,他再不睡觉,他的判断能力、预警能力、警觉能力、战斗能力、记忆力、对事物的思考能力都会下降。但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让自己平静下来,心理医生的催眠就帮他完成了睡前的心理准备,让他能够安稳地睡上一觉。

  你在媒体上看到的催眠也好,在小说中看到的催眠也好,催眠师对个体进行催眠,这个状态很像是睡眠的状态。但是这个时候接受催眠的个体对催眠师的语言有反应,催眠师轻轻地说话让他醒来,他就会接受催眠师的指令醒来。催眠师让他唱歌,他肯定去唱歌,催眠师让他跳舞,他也会起来缓缓起舞。但是你睡着以后,让你醒就没这么容易了,得去把你推醒、吵醒。

  容易被催眠的人群

  催眠不一定是对所有人都有效的。能够被催眠的人是那些非常容易被语言暗示的人,愿意接受催眠师的指令并配合行动。

  怎样理解容易被语言暗示呢,我可以举个例子。

  比如说好几个人一起看情感片,看到感人的情节,你会发现有的人流泪,有的人无动于衷,不会几个人情感状态都同时达到高潮,同时流泪。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对情感的波动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个受感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被影片情节进行暗示的过程。那些流泪的人就是容易被暗示的人,无动于衷的人就是不容易被暗示的人。容易被暗示的人更容易被催眠。反过来说,这类人也更容易发生失眠状况。

  因为这类人更情绪化,对外面的事物更加敏感,很难走出一件事的影响。对于这类人群的失眠状况,采取催眠或者其他心理暗示疗法,效果就非常好。说一个我在临床治疗时经常遇到的情况,在治疗失眠病人时,病人说自己经常吃安眠药,可能是产生耐药力了,吃了也睡不着。这个时候我就会让助手去给他开一些更好的助睡眠的药物,他吃了很快就睡着了。但实际上我的药就是最普通的维C,根本就没有催眠作用。我说给他开更好的药,就是让他心理产生一种期待,药还没拿到,他已经在心理上认可了这种药的功效。他接受了我这种语言暗示,那么普通的维C也能起到催眠的作用。

  这种心理暗示的过程,其实和催眠作用是同等的。

  摘自《你睡好了吗?》 郭兮恒、悦悦 编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