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

大学生性知识调查结果惊人

  目前,90后已普遍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90后大学生的性心理教育进展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对他们性观念的关注与及时进行性教育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许多学者对90后大学生的性健康状况,极为关注并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性健康知识,接受调查的大学生都普遍缺乏卫生生理知识及性知识。从大量研究结果来看,单纯性节制观和传统的生殖健康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的状况,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有待改进和完善,寻求具有针对性的高校性教育理论与方法尤为重要。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性健康现状并对此作出合理建议,课题组于2013年6月至7月对四川省4所(选取师范院校2所、工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各1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问卷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在调查开始前由经培训的调查员(课题组成员3人和辅导员8人)分别向学生宣读指导语,调查时要求每位学生保持相对独立空间,学生答题完毕,统一交卷。在本科生中每年级分别发放问卷150份,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12份,其中男生218份,女生294份,回收率85.3%,问卷涉及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家庭性教育情况,学校性教育情况,相关行为等方面。

  调查结果与分析:

  性与生殖健康知识

  涉及生理与卫生知识、性病艾滋病知识和避孕知识3个方面。其中生理与卫生知识设计12个相关知识点,调查内容包括性器官的构造、功能、特征、遗精、月经、怀孕、生育等,男生正确回答率62%,女生正确回答率68%,无明显差异,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对性生理卫生知识明显欠缺。性病艾滋病知识7个知识点,调查内容涉及感染途径、症状、原因、检测方法等知识,男生正确回答率38%,女生正确回答率34%,可见大学生对于性病艾滋病知识了解较少。避孕知识调查内容涉及避孕方法、避孕药物、人工流产、避孕药具等知识,在这方面大学生知识了解明显不足,对避孕说法7个知识点回答上模棱两可,选择不知道一项占26%。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高年级正确率高于低年级,但无明显差异,说明未得到全面系统的性知识教育。特别是部分男生对遗精、女生对月经没有正确的认识,还处于迷茫的阶段。这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性知识的教育和引导。

  性知识的来源

  在“你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看法”上,12%选择“很好奇”,63%选择“客观知识,很重要,想知道”,说明在大学生性知识缺乏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性知识呈现渴望的态度。但在“假如你有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疑惑和顾虑,你愿意向谁或向何处求助解答疑惑?”上,大学生选择途径比例从高到低分别是同性朋友、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兄弟姐妹、恋人、异性朋友、老师、父母、专业机构人员,说明当代大学生遇到疑惑和顾虑的时候多从同性朋友和网络获得帮助,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和父母排序靠后,充分说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性知识来源方面存在缺失,不利于教育主渠道的正确引导和帮助。

  在“希望通过什么方式获得性与生殖健康知识”选择项中选择最多的项目为“网络”、“书籍报刊杂志”、“讲座上课”,占所列8种渠道的84%,而对“参加讨论活动(如主题班会、参观、游戏)”、“咨询、个别交流”选择较少,说明大学生更愿意以个体方式获取相关的知识,对具有互动性和群体性的方式还存在心理上的不认同。

  性教育情况

  家庭性教育情况,从统计分析来看,父母对子女的性教育形势不容乐观,调查反应出72%的大学生均未向父母咨询过人体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生育知识、避孕人工流产知识、生殖道感染知识、性道德和性伦理知识、性骚扰知识,但60%的大学生曾与父母亲讨论过友情、爱情与婚姻的话题,其中女生向母亲交流性方面的知识明显高于男生与父亲、女生与父亲、男生与母亲。在“你为何未向父母亲咨询相关知识”的选择项中集中于“不好意思问”(53%),“我想父母不会告诉我”(26%),“父母会训斥我”(13%),在涉及性知识方面,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还不能自然随意地和父母进行沟通了解。家庭教育在客观上对于大学生性生理与性心理同步健康发展引导方面呈现明显不足。

  学校性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在“你对学校性教育或青春期教育的总体感觉如何”选择项上,“收获很多”(5%),“收获较多”(11%),“收获较少”(43%),“没有收获”(26%),“没有印象”(15%),说明高校在对当代大学生性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方面未能给予足够的指导,引导当代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同步发展方面仍需加强教育和指导。在“学校性教育和青春期教育采取什么形式”问题上,被调查者各选项差异不大,对“讲课”、“放录像”、“讲座”、“组织讨论或活动”、“发材料”、“开设咨询室”、“宣传栏”等形式均做出了选择,说明大学生认同的性教育方式存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高校要采取多样化的性教育方式。

  自我评价与态度

  大学生在性认知观念上,对婚前性行为持不同态度,在“你对未婚同居并发生性行为的看法”选择项中,男生“觉得无所谓”比例43%高于女生29%,男生“认为不好但能接受”比例38%高于女生24% ,男生“不能接受”比例15%明显低于女生32%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从心理认知角度男生相对于女生更能接受同居,在思想观念上相对更加开放,而女生相对保守,在思想观念上体现出自我保护意识。这一方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女子的贞操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源于女性发生性行为可能产生较男性更严重的后果。

  大学生对于同居的态度与燕安调查数据对比分析来看,对同居观念上接受的程度呈上升趋势。从不同专业的角度来看,艺体、文科类大学生比理科、工科类大学生对同居的认可度相对较高。从不同年级角度来看,高年级大学生比低年级大学生对同居的认可度相对较高,随着自身生理和意识的发展,对性的宽容和开放程度也越来越大。

  对“同性恋”的看法中,“是不正常的行为,不能接受”占34%,“是不正常的行为,但可以接受”占9%,“是正常的行为,但不能接受”占43%,“是正常的行为,可以接受”11%,“不知道”占3%,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好的认知能力,在对“同性恋”现象上有较清晰的自我判断能力,对“同性恋”普遍执宽容的态度。

  讨论与建议

  大学生是一个爱情观和性观念不断形成和发展迅速的群体,也是一个生理和性心理日趋成熟的群体,但通过本次调查,充分显示出当代大学生普遍未接受全面系统的性知识教育,缺乏相应的性教育知识。从年龄结构来看,大学生普遍已经达到适婚年龄,性教育落后于性发育。高校和家庭在性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空间,不仅应完善当代大学的性知识的教育,也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引导,使其具备全面的性知识,正确的性观念,健康的性行为。

  部分现象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特别注意,从调查中发现,第一、目前存在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的烦恼,女生13%高于男生7%,同性别之间的个体产生爱慕、情感、性吸引及性行为的现象。第二、在52名应答有过性经历男女同学交友的个数结果上看,有8名同时交往2~3人,3名交往超过3人。第三、23名女生应答有过性经历,在怀孕结局均选择“人工流产”,其中“公立医院”8名,“合法民营医院”6名,“地下诊所”9名,这一现象存在较大的风险因素,一是怀孕后心理因素上紧张,往往体现出不知所措的状态,二是对女生的身体伤害较大,三是由于张贴的广告和自己经费的原因选择“地下诊所”,怀孕处理不当会对当事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伤害。第四、男生应答生殖系统异常情况较少,仅5人,主要为“尿急”、“尿频”二种症状,而女生应答生殖系统异常为13人,主要为“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有异味”,对于以上异常情况,“医生是否做出过如下诊断”选择项中,应答“宫颈炎”、“阴道炎”。对于这类个体应引起关注和指导。

  高校应成为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成为大学生性教育的主渠道

  大学四年是大学生人生中宝贵且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高校学生正处于性活跃阶段,虽然有学校规章制度的限制,道德观念的束缚,但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仍是无法避免的。加之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年龄都较小,故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当代大学生具有对包括性知识的知识的渴望,而大学四年主要在高校度过,这个时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所以高校应着力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性教育观,为成当代大学生获取性教育知识的主阵地。但仅仅高校的力量还不够,虽然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和普及性的特点,但单纯的学校性教育却缺乏照顾学生的个体性, 这就需要整合社会、家庭的性教育,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性教育实施体系。

  构建完善的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知识体系

  从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识仍然相当缺乏,如何提升大学生性知识的完善性,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是当前基本而紧迫的事情。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有针对性的建立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性教育知识体系,是符合当前大学生的需求的。性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 包括性知识、性心理、性行为、性道德、性法律等多层次内容,应建立起能够指导大学生学习如何生活的性教育知识体系。

  拓展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渠道,丰富性教育的载体

  调查反应出当代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未能很好的获取相关知识,其中“获取较少”与“没有获取”占69%,这与目前高校在这方面所做工作成效相吻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选修课、组织专题讲座、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针对个别学生开设性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QQ聊天、网络论坛沟通渠道,将课内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整体教育与个别心理疏导相结合,营造全方位、全覆盖的教育平台。教师应主动、积极、正面地与大学生在性问题上进行交流,理解和倾听他们的需求与烦恼,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从而减少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性观念、性道德、性法律意识。

  加强个别学生的引导,建立特殊学生群体指导机制

  针对前述4个特别应引起注意的问题,遇到类似事情当事人多不愿意向同学特别是老师述说,高校在掌握具体数据和对象上比较困难,而这类事情又对当事人身心可能会造成影响,会不同程度影响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这就需要高校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恰当的渠道了解掌握,建立预防机制、心理引导机制、关怀帮扶机制,引导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建构合理的性别角色意识和性别行为模式,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在遇到问题时能适时寻求帮助并通过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解决。

  总之,对大学生的性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高校应发挥对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采取完善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引领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主流,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完备的性知识,健全的性心理,树立起健康的性意识和性道德。

  参考:《中国性科学》,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2014-03

文章关键词: 大学生性教育知识性知识高校调查结果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相关资讯推荐

更多新闻

新闻排行

博客排行

  • 错误自慰法的可怕后果
  • 自然界有趣的9个性现象
  • 套套突然破了应急处理办法
  • 测测你们的性爱和谐吗
  • 六大食物竟能助理高潮
  • 小动作传达爱意的技巧
  • 主办单位:中国性科学 新浪网健康频道支撑项目:中国性科学普及工程

    新浪健康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