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七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介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31日15:03  新浪健康 微博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升高,已经跃居恶性肿瘤第二位(肺癌第一位),尤其是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大中城市已成为消化道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增病例120万例,在上海每10万人口中患大肠癌人数就达48.8例。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为促进该领域的国内外交流,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复旦大学普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大肠癌诊疗中心、上海普外科协会结直肠肛门病学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中国临床医学杂志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于6月18日在上海世博洲际大酒店举行。

  国内外专家齐聚上海,探讨大肠癌规范化诊治

  此次大会由中华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胃肠外科学组组长、上海市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普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秦新裕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在为期一天的会议里,国内外著名专家和学者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学科团队(MDT)治疗经验、结直肠微创外科的最新进展、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的化疗和靶向治疗进展、以及近来热点领域如达芬奇机器人技术、腹腔镜和开腹直肠肛管癌低位保肛术、结直肠癌及肝转移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吸引了500多位同行参会。

  八位国外顶级专家就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关于结直肠癌外科、化疗、放疗等领域的进展作了介绍。欧洲外科协会主席、英国Poston教授就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多学科团队治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美国Kozloff教授和西班牙Garcia-Foncillas介绍了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美国腹腔镜协会主席Delayney教授以及韩国Sohn Seung Kook、Yoonah Park、Hee Cheol Kim三位专家深入探讨了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腹腔镜和机器人微创治疗,日本Keiichi Takahashi介绍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问题。

  国内专家也云集会议,其中许剑民教授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组161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随访资料,是目前国内最大宗的单中心长期随访资料;辽宁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宋纯教授、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傅传刚教授、哈医大三院大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北京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叶颖江教授、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顾晋教授分别介绍了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新进展;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龚建平教授、北京肿瘤医院沈琳教授介绍了结直肠癌化疗的新进展。

  中山医院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受与会者大力推崇

  据中华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胃肠外科学组组长、上海市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普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秦新裕教授介绍,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高,在我国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32%,远低于美国的61%、欧洲的46%;而且在大肠癌整个病程中,有一半病人发生肝转移,其中25%病人在初诊时已发生肝转移,25%病人治疗后也会发生肝转移,这也是造成其平均生存期仅6.9个月的主要原因。

  预防肝转移、提高肝转移的疗效成了改善大肠癌预后的关键因素。为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秦新裕教授和许剑民教授领衔的医疗团队,从手术治疗创新、综合治疗的规范以及预防肝转移等多方面入手,开展了系列研究。历经10年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据悉目前该院大肠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已达到欧洲标准,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亮点如下:

  1. 预防肝转移的技术创新

  对III期大肠癌患者,中山医院于术前7天,采用联合“奥沙利铂+FUDR+MMC”对肿瘤区域动脉和肝动脉进行序贯化疗,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术后肝转移的风险55%。此举属国内外首创,据介绍,中山医院共计为近千例大肠癌患者行术前介入化疗,这些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也提高至81%。

  目前该方法已向我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市推广,累计受惠医院60余家。推广应用的单位共施行术前介入化疗近万例,使之成为预防术后肝转移有效方法。成果被世界权威的Annals of Surgery杂志收录,并在美国临床肿瘤年会(ASCO)等大会上交流。

  2.扩大肝转移病人的手术适应症

  手术是治疗癌症的最有效手段。然而,仅10-15%的初诊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符合手术指征。针对这一现状,中山医院在国内最早开展肝转移灶切除的基础上,打破既往关于切缘、转移灶个数、可切除的肝外转移灶和肝门淋巴结转移等限制,扩大了手术适应症。如:传统认为已发生两侧肝转移的病人、肝转移灶大于4个、肝转移灶手术切缘小于1cm、存在有可切除的肝外转移灶等均不适合手术。目前,中山医院经术前充分评估后,正常肝脏延时性肝转移切除后的残肝维持在30%以上或同时性肝转移术后残肝维持在50%以上即可以行手术切除。由此,一大批原先失去手术机会的病人,重获新生。

  据统计,2005年扩大手术适应症至今,中山医院共施行大肠癌肝转移灶切除530例,切除率从19.2%提高到32.8%,术后5年生存率达37%,已达欧洲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3. 无法手术切除患者的综合治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DT)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治疗模式,中山医院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DT),综合评估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介入治疗、全身化疗或者靶向治疗。据悉,经MDT诊疗的患者,有12.7%在综合治疗后获得了由原先不可切除转化为肝转移灶可根治性切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模式已向全国广泛推广。

  4.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步切除,降低费用,避免二次手术

  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是否同时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的争论焦点。多年前,中山医院即在国内率先尝试同步切除手术。为有的放矢地在同行内推广同步手术,该院将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同步手术组”和“不同步手术组”,经过多年随访和统计分析,在完成的231例手术中,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和3年生存率均一致,且同步组的治疗费用下降了1/3,避免了两次手术的打击。

  由于在大肠癌肝转移诊治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受卫生部委托,牵头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并撰写了国际上第一部《结直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专著。据悉,由秦新裕教授和许剑民教授牵头的科技成果“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和综合治疗”近日获得2011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诊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