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澄清“常输液孩子血管上有很多玻璃渣”

2013年05月09日13:46  中国新闻网  微博

  新快报讯 记者 陈杨 报道“经常输液的孩子,血管上有很多玻璃渣。”近日,这句来自广东省一权威儿科专家的话语在微博上被大量转载,引发不少家长恐慌。发表该言论的专家、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运彬昨日对新快报记者澄清说,该说法来自国外一项动物实验结果,这里所谓的玻璃渣并非肉眼可见。他的目的是想呼吁家长和医生勿滥用输液,“现在孩子发烧一两天不退,一半以上的家长都要求输液”。

  “能不输液的就不要输液”

  陈运彬对记者说,国外研究人员曾在动物身上做过实验,解剖发现输液多的动物血管上留有玻璃渣,这说明现实社会当中“输液留下玻璃渣或塑料残渣的情况确实有可能出现”。

  “当然,这种玻璃渣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一块块的玻璃碎渣,而是肉眼看不到的。”陈运彬指出,这些残渣的存在会造成血管壁粗糙,日后可能导致胆固醇高,容易引起动脉硬化。

  除此以外,陈运彬还历数输液的许多不利因素,例如输液快了、量大了,都会造成心脏负荷等。因此,他提醒:“能不输液的就不要输液。”

 

  过半家长要求输液给孩子退烧

  陈运彬说,从他出诊的情况可以看出,不少家长仍迷信输液。

  “尤其是那些孩子发烧一两天,体温降不下来的,一半以上的家长就催促医生说:‘为什么不输液?’”陈运彬解释,发烧并非都是坏事,这往往是身体在与病毒“抗战”的表现,如果小孩一发烧,就用输液把体温降下来,则未必是好事。

  一些网友担忧陈运彬这一言论会导致家长都不敢让小孩输液,对此,陈运彬强调:“输不输液,还是要听医生的。”他举例说,例如腹泻到脱水了,就必须补液,否则会有生命危险。陈运彬同时也呼吁医生们遵守相关规范,不要随意给予输液。

  关于输液的真假对错

  1.输液比吃药作用快,效果好?

  专家解析:错!输液通过血液起效,作用是快,但也同时存在风险。比如,有的患者对某药物过敏而不知道,通过口服的话,不会立即产生严重后果,还可采用催吐等方式排出体外。若是采用输液,药物很快就会进入体内,不良反应也会更快显现。

  2.在国外,只有快死的病人才输液?

  专家解析:错!无论在哪个国家,输液都是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输液还是要听医嘱。既不要盲目迷信,也不要盲目排斥。

  安全输液建议

  1.听从医生的建议。

  2.与医生讨论输液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有无可替代的口服药物。

  3.不主动要求输液,也不要一味拒绝。

  4.只在正规医疗机构或有医护人员监护的条件下输液,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5.“挂着输液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这种事听上去很感人,但并不安全。

  6.不要自己调整输液的速度。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