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巨头辉瑞制药7月30日宣布,对公司进行内部重组,将商务运营部拆分成三个业务部门,其中两个负责创新产品线,而另一个负责价值产品线。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辉瑞剥离仿制药的前奏。最近几年,一些跨国药企暂停仿制药的业务、而一些药企大力推进中国仿制药的业务“毫无疑问,中国国产仿制药质量没有提高上来,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市场依然是跨国药企最想争取的新兴市场国家。”
“我们不做仿制药,当然就不会有剥离仿制药业务一说。辉瑞的药品只有专利药与非专利药之分,现在谈剥离非专利药为时尚早。”辉瑞中国企业沟通部总监席庆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国外,药品一般分为专利药和非专利药,无原研药说法。而我国分为专利药(在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原研药(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进口药)、仿制药(国内药企仿制专利药企业的药品)。
辉瑞宣布计划开始将其内部的商务运营分成三个业务部门,其中的两个部门将包括创新产品线,而第三个将包括价值产品线。这三个业务部门中的每一个都将包括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这一改变将从2014年1月起实施。
一个创新业务部门,该集团总体上包括预期在2015年后仍拥有专利保护的跨多个治疗领域的产品。治疗领域包括抗炎和免疫、心血管/代谢、神经科学和疼痛、罕见病和妇女、男性健康。
另一个创新业务部门将包括疫苗、肿瘤和健康药物。由于需要在科学、人才和市场进入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专业性以向消费者和患者传递价值,其中每一块业务都将在全球独立运作。
第三个部门是价值业务部门,这个集团的产品包括已失去专利保护的产品,成熟的、仍享有专利保护但在大多数市场将于2015年前失去专利保护的药品和生物仿制药,以及目前和未来的成熟产品方面的合作。
据席庆介绍,专利药与非专利药的推广模式、成本利润等方面差别很大。一般而言,药企会加大营销力度推广专利药品,而一过专利期就不再做市场推广,只简单地做包销或分销。因此,公司需要根据各自的不同特征去发展。
在此之前,全球知名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宣布“调整中国业务战略,暂停针对品牌仿制药市场的投资,转而投入中国新兴医院市场,即中小城市医院与县级医院”。伴随而来的还有去年初投资2 .3亿美元在泰州打造的、其在全球最大的独立生产基地被挪作他用,从仿制药转为继续生产公司现有产品。
阿斯利康退出中国仿制药市场,辉瑞设立专门部门经营非专利药,诺华制药、礼来制药也高调称在中国市场开拓仿制药。各跨国药企业为何出现不同表现?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如此巨大的反差与企业的经营策略以及各自的经验积累、实力有关。
跨国企业确实在原研药方面占据优势,科技研发、人才、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明显,但是原研药的投入大,耗费的时间长、资源多,面临的风险也大,同时创新速度也会在一定限度内,新药研发出来后,打开市场并赢得市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非专利药则已经有市场的验证,竞争力强、有其市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