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医精神 抵制不正之风”高峰论坛召开,陈竺强调:重塑白衣天使形象需要革除“以药补医”弊病
9月23日,在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医师报》社主办的“弘扬大医精神 抵制不正之风”高峰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特别发来了视频讲话并指出,“在医改进入攻坚阶段,急需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共同推进之际,在医生形象因各种负面事件不断受损、医患关系亟待改善的今天,寻找大医精神、重塑职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无比重要。”
据了解,此次高峰论坛是对《医师报》“寻找大医精神有奖征文”活动的总结,旨在寻找当代社会中的大医精神,讲述他们的故事,折射当代“大医精神”的时代内涵,弘扬正能量。该活动共报道了60位在我国医疗领域中的典型模范人物,60位院士、知名专家、领导参与点评,60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参与推荐,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好评。在百度、好大夫在线、掌上医讯等新媒体上,也得到了患者的强烈反响。这项活动已被纳入中国医师协会年度重要宣传活动,并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李斌主任的认可。
“医学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更需有人文关怀和关爱;不光是物质的,更是心灵的。决定医生是否能够称之为“大医”的,不仅仅是医术,还包括从医者的职业精神。专业水平和经验多寡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医德医风才是医者之所以为医者,医学之所以为医学的基础。”陈竺强调,广大医务人员和各有关行业组织要支持并积极投入到这一重大改革中,要看到革除这部分用于变相贿赂医务人员的加成收入,与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无关;相反,为维护医疗卫生共同体的形象和医学的尊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必须意志坚定,旗帜鲜明,必须加快改革进度,加大改革力度,为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周先志参加论坛开幕式并对“寻找大医精神”的活动作了充分肯定,他表示,活跃在全国和军队医疗卫生系统中的“大医精神代表”绝不只有60位,他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开展下去,深入挖掘出更多更感人的故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遇到有违法违纪、败坏医德的少数医务人员,我们也要勇于揭发,决不护短。人民群众需要的是具备崇高医德的一支纯粹的医疗队伍,我们只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才能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的服务能力,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医术在精,医德在仁。”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参加论坛并指出,医德可谓一名医生的立医之本。医务人员要自尊自勉、自己自省,自觉抵御白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的侵袭。同时还要主动接受社会、法律、行政、舆论的监督。对于极少数背离医道精神,甚至违法违规者,无论是行业组织还是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都要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坚决处理。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总结梳理出6条值得提倡的当代大医理念: 1.敬畏生命,敢于担当,视病人高于一切的精神;2.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为患者鞠躬尽瘁的精神;3.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4.扎根基层,耐得寂寞,甘当百姓健康守护神的精神;5.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精神;6.不顾安危,不计得失,坚守“医疗特区”,甘当普通一兵的精神。
张雁灵指出,在改革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善与恶两种动力的指向,我们不能因为有恶的可能就退回到那种落后的、低水平质量的吃大锅饭的时代,而是应该尽一切可能把人们的内在动力向善的、向正确的、向健康的方向引导。而这些措施,既有精神层面的,也有法制、道德建设等层面的。
“新的历史时期,重塑医师形象面临新的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张雁灵倡议全国各级医师,结合新的使命、任务,在工作中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争做大医精神的践行者,重塑“白衣天使”形象,为推动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医精神代表、点评专家和作者等4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对60位大医精神代表与点评专家进行了颁奖,并经评委会筛选评定,评选出“寻找大医精神有奖征文”活动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部分文章获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