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我买网进口饼干检出罂粟籽

2014年06月19日08:24  通信信息报   收藏本文     

  我买网进口饼干检出罂粟籽 网购洋食品先练“火眼金睛”

  由于市场需求猛增,近年来,不少食品企业在不断加码进口食品业务,但由于运输路途长、中外标准不一等原因,进口食品除了给企业带来高利润外,也存在着安全隐忧。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近日公布的最新预警信息,中粮我买网有限公司进口的卡斯芝士洋葱小麦饼干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罂粟籽而登上了4月不合格进境食品、化妆品黑榜。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还需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防联动,售卖进口食品的企业也要自律,最重要的是消费者需掌握辨识进口食品的方法。

  我买网进口饼干登食品黑榜

  近年来,进口食品慢慢走进大众消费者的生活里,一方面是因为新奇有趣的洋品牌总是颇受消费者青睐;另一方面,频频出现的国内食品安全事故导致消费者产生了信任危机,进口食品仿佛就贴上了“安全”标签,成为了不少中国消费者的选择。根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内地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元人民币。而据国家统计局研究资料显示:近5年来,中国进口食品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在15%左右,中国将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国。

  同时,随着海淘的盛行,进口食品正成为迅速崛起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必争之地”。打开中粮集团旗下食品购物网站我买网,进口食品“排”在分类页面的第二位,其中包括了饼干糕点、早餐谷物、糖果巧克力等17个品类;中国亚马逊[微博]网站上,进口食品排列在食品品类中的第一个,食品销售排行榜前20位中,8个是全进口食品;1号店在首页的“商品分类栏”中就能列有“进口食品、进口牛奶”一项,其中细分为13个品类、超过18000种。

  但是,网购进口食品真的靠谱吗?其实,网购进口食品并不如外界所认为的那么“安全”。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2014年4月份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黑榜,共有226批进口食品、5批进口化妆品上榜。而在此次不合格产品及原料的进口商中,知名企业中粮集团旗下电商平台我买网赫然在列。此次公布的消息显示,不少食品进口商进口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B1超标(如青岛嘉里花生油有限公司从孟加拉进口的一批145000千克芝麻)、包装不合格、大肠菌群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等,更为甚者,我买网从荷兰进口的卡斯芝士洋葱小麦饼干,竟然被检出含有违规使用化学物质罂粟籽,目前已经被相关部门勒令退回。据了解,这并非我买网第一次因进口食品质量问题被质监部门通报,就在上月质检总局披露的信息中,中粮我买网从波兰进口的伍吉棒棒糖,也曾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维生素A被勒令销毁。可见,以“安全”为标签的进口食品存在着诸多“不安全”的隐患。

  网购进口食品存隐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人认为在网络上购买进口食品,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售价比市场上的进口食品便宜不少。不过,据大量调查发现,进口食品市场乱象丛生,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可能花“大价钱”买到“冒牌货”,甚至不合格产品。

  隐忧之一是不少进口食品无中文“身份证”。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食品市场质量监管制度》中明文规定,禁止食品经营者经营没有中文标签或中文标签不符合规定的进口食品。不过,据了解,网络上销售的所谓进口食品,绝大多数都没有“中文标签”。很多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进口食品,为的就是高品质、安全,可是,面对没有中文解释的标签,怎么保证安全呢?

  隐忧二,“CIQ”标志基本缺失。除了中文标签这一“身份证”外,进口食品还需要贴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证明其经过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但市场上许多所谓的进口食品中,并没有带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事实上,这些没有“CIQ”标志的进口食品,可能没有经过国家检验检疫部门的检验检疫,没有通过规范的程序、合法的渠道进口,安全系数值得怀疑,比如可能存在微生物、重金属超标,染色剂、防腐剂不合格等问题,有些甚至是“三无产品”,这些都可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隐忧三,国产食品披“洋皮”。一些商家将国产货“化妆”成进口食品进行销售。有媒体近日报道称,某网店“进口食品”区,一款标名为“金富士野菜三角饼”的产品,产地信息标明为“中国大陆食品特产”,产地在东莞,却以进口食品的名义在销售。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需多方合力

  针对网购进口食品的种种风险,该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呢?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联防联动,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沟通与合作。同时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形成舆论氛围。

  当然,单纯寄希望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电商平台以及企业的自律。要知道解决好商品质量的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素质提升是至关重要的。一号店相关负责人认为,电商做食品一定要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公司对食品安全要有完整、严格的检测标准、管理制度和处罚措施。比如在“6·18”这样很好的销售节点,很多商家都想借此大赚一笔,但前提是:不能忽略产品质量和服务。毕竟,诚信经营、提高信誉才是长久生存之道。

  另外,广大消费者则需提升质量安全意识,科学理性消费,“火眼金睛”辨明真伪。在购买进口食品的时候,需留意三个方面。一是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二是包装上的经销商信息,特别是中国国内的总经销商的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三是看激光防伪的“CIQ”标志,如无“CIQ”标志,消费者有权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同时,业内人士还提醒,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网购后悔权做了进一步细化,规定经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贴身衣物、药品以及食品等是除外的。消费者网购所有食品时,一定要当面查验产品,如果不满意可以当场拒收,但签收之后一概不能退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