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在京揭晓

2014年12月08日09:38  新浪健康  微博 收藏本文     
获奖嘉宾合影 获奖嘉宾合影

  2014年12月7日,国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奖项——第八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公布评选结果,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医院临床一线的18位优秀科研工作者,分别凭借在化学、生物学、药学以及医学等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获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三位教授获得杰出成就奖,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受到国际认可。

  王拥军教授团队牵头的“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简称CHANCE)研究,观察到新的治疗方案可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小卒中患者复发为致残、致死的严重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减少32%。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脑血管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得到国际广泛关注。粗略估算这将为中国每年至少减少10万例再发卒中,直接节省医疗费用约25亿元。这项研究历时数年,114家国内医院协同开展,取得5170例有效数据。

  乔杰教授关于人类早期胚胎的DNA甲基化图谱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组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DNA去甲基化过程的异质性以及其他关键特征。对于加深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认识,改进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评估,以及促进临床上早期胚胎发育异常疑难病例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吴蓓莉教授关于GPCR受体与药物的复合物结构研究,清晰地解析出了一系列药物与GPCR的复合物结构。由于目前市场上药物的作用靶标有三分之一都是GPCR受体的抑制剂或激动剂,吴教授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药物研发人员寻找具有更好药效、更低副作用的药物,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由全球领先的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公司药明康德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旨在奖励中国医药研发领域在科研创新、成果推广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奖项从2007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共计有128位科学家获奖,为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及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发展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有8位获奖者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八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评选于2014年5月拉开帷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担任本届评审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等7位资深专家院士和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博士等10人组成评审委员会(名单附后)。经过评委们对数十篇高水平的参选论文公开、细致、严格的评审,最终授予乔杰、王拥军、吴蓓莉杰出成就奖,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董梦秋等15位获得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学者奖(名单附后)。继第6届之后,女科学家再次获得3项杰出成就奖中的2项。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等领导亲临颁奖典礼现场,为获奖者颁奖,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我国的生物医药研发以及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医生,我对病患的疾苦深有体会。人类面临的疾病种类远多于可用的药物和治疗手段,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攻克。”杰出成就奖获得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表示,“医学临床工作者和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药企以及医药研发企业,应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很多先进的理念更快地融入医学领域,从预防、诊断、治疗以及临床应用各个方面,共同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今年的评奖除了在基础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以外,我们也非常高兴地看到,有近三分之一的获奖者都来自在今年新增加的转化医学和临床科学两个评奖领域,”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表示,目前对于肿瘤与罕见病这类重大疾病的治疗,通过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病人进行个性化治疗与靶向用药已逐渐成为业界共识。“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评选将在明年增加“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两个评奖领域,从而更好地推动相关研究,总奖金规模也将增加到每年300万元。

  第八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杰出成就奖获得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

  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获得者: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董梦秋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游书力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陈兴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

  复旦大学药学院院长及特聘教授朱依谆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杨财广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林天伟

  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侯廷军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钟鸿英

  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研究所教授刘国庆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莉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新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及内科教授陈红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教授周虎臣

  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孙天胜

  第八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名单:

  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

  天津医药工业研究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

  以岭药业总裁、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

  药明康德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杨青

  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

  药明康德科研总裁陈曙辉

  四川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 

  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成立,是全球领先的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公司,在中美两国均有运营实体。作为一家以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药明康德向全球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以及医疗器械公司提供一系列全方位的实验室研发、研究生产服务,服务范围贯穿从药物发现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药明康德的服务旨在通过高性价比、高效率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缩短药物及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以造福全球病患。请访问公司网站:www.wuxiapptec.com

  开放平台推动医药研发创新

  据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的数据,2013年美国药物研发投入为1193亿美元,而当年美国FDA审批通过的新药只有27个。而根据塔夫茨(Tufts)药物开发研究中心上月18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成功研发一种新药并推向市场的成本总额约为25.6亿美元,引起广泛热议。伴随国际药物研发成本的居高不下,以及国内医药研发技术能力的日渐提高,中国正在成为世界药物研发的重要力量。

  在第八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上,中国药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表示:“到2020年,约有价值2590亿美元的药品将面临专利悬崖,而研发费用持续上涨、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将是全球新药研发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一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将有可能真正实现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的突破”。

  如何在创新研发层面完成突破,已成为以原料药与仿制药经营为主的中国制药行业最重要的课题。而通过外包前期参与到全球创新药研发的中国企业,既积累技术能力和智力资本,又熟谙国际化管理运作模式,业已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摆脱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局面的重要引擎。

  2000年归国创立药明康德、并将其打造为亚洲最大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公司的李革董事长认为:“中国正迎来医药市场发展的最佳机遇。在政策、人才、投资均为历史最佳的状况下,通过一个开放式平台对技术、能力和资源进行灵活配置,让个人和企业、科学家和创业者、传统企业和新兴生物公司,都能获得覆盖医药研发全过程的服务,将能从整体上有力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变革创新之路。”

  克服两个“10”:平台筑起研发接力跑道

  医药研发成本不断提升,行业内一直有两个“10”的说法,一个是多数新药研发周期长达10年以上,一个是新药研发的成本至少要10亿美元。国际绝大多数药企选择以药明康德为代表的医药研发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也让越来越多的医药巨头和生物医药公司切身感受到其中的巨大价值。如何不仅仅是通过降低人员成本角度来改善研发效率,全新的研发理念和研发模式,已经在悄悄改变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的格局。

  李革博士认为,现在医药研发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以前孤立的、封闭式研发体系,变成一种开放式、网络状的研发体系,大量运用外在能力和技术。而药明康德也逐渐由过去的“研发外包”,变成了“平台服务”,整个药物研发过程好像一场“新药研发接力跑”,每一位创业创新者都是不同站点的接力选手,而研发服务平台就是最具活力的跑道,每位选手跑好自己最擅长的一棒,从研究,到开发,到市场,有力有效地跑完“新药研发的马拉松”。不难想象接力跑跑完马拉松的成功机会,要远比一个选手独自跑完大得多。

  两个“创富故事”:平台实现药物研发梦想

  从美国硅谷到上海浦东,曾在全球多家知名医药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的药明康德首席运营官杨青博士,讲述了两个药明康德的客户案例,呈现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富能力。其中一个是美国宾夕法尼亚一家只有两个全职员工、一个半职员工的创业团队,他们在18个月之内通过药明康德平台把创新药物做出了非常重要的实验结果,以1.4亿美元被美国另外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收购。

  另一家很小的美国公司请药明康德完成了一个抗丙肝的化合物的合成,最后这家公司以110亿美元被收购。这个抗丙肝的新药之后获得美国FDA“突破性药物”资格,批准上市6个月时间里销售额超过60亿美元,可以说是全球医药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重磅炸弹级新药之一。

  从这两个案例看出,医药研发已经不再是大公司的专利,也印证了开放式的技术和能力平台对于药物研发创新的巨大推动力,对传统的医药研发模式的颠覆。不过十年前就开始思考平台问题的药明康德,当时的“开放式平台”理念并不被业界看好,因为“没有人这么干过”。董事长李革很欣慰敢于创新并坚持平台理念所获得的成果。目前,药明康德已成为全球公认最具医药研发实力的开放平台公司,同时承载国内外几千个项目,涵括从研究探索到商品化生产的全过程,小客户小到只有1个员工的公司,大客户囊括全球排名前十的跨国制药巨头,而在这其中与中国药企的研发合作正在全面走向深入。

  李革博士表示,“中国的病人理应享受和西方病人同样高水平的药物治疗手段”,希望药明康德的开放式研发平台成为承载中国医药研发接力跑的坚实跑道,帮助任何人和任何公司实现药物研发梦想和事业上的成功,最终让中国广大老百姓能真正“用得上、也用得起世界最先进、最有效的新药”。

文章关键词: 中国药物研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