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8日-14日是第八次世界青光眼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将今年的主题定为:“重视早期筛查,减少视功能损害”。旨在让公众了解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青光眼的重要性。
一、简介
青光眼作为我国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进行性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综合我国主要眼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2100万的青光眼患者,产生近630万盲人及超过1000万的视觉残障人士,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青光眼从病因上分为三大类: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发育(先天)性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是最常见类型,根据房角是开放还是关闭的状态又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类型。邯郸眼病研究(Handan Eye Study, HES)调查结果显示,闭青是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主要类型,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约为2%,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约为1%。
二、早期筛查
青光眼虽然不能治愈,但是早期发现,通过治疗是可以控制青光眼对视神经的损害,最终使患者能够在有生之年保持有用的视功能。想做到早期发现青光眼,就需要定期做眼科体检,这是提高早期诊断最好办法。专家建议:
40岁之前,每2年要进行眼睛的体检,包括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特别强调的是视力好并不代表眼睛健康,很多青光眼晚期患者的视力还是1.0以上,还有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等到有症状时已经是晚期青光眼;4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这样才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同时,对于青光眼高危人群(40岁以上,糖尿病,近视眼,青光眼家族史患者),眼科医师可有意识地进行眼压、前房和视神经评价(立体眼底像,OCT及视野等检查),从而提高高危人群中青光眼的检出率。
三、关于世界青光眼周
世界卫生组织(WTO)认为全球80%的眼盲都是可以避免的。早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联合国际防盲机构(IAPB)发起了“视觉2020——享有看见的权利(Vision 2020——The Right To Sight)”的全球行动,旨在2020年消灭全球可避免眼盲。行动的首要策略,就是促进实施特定的眼科活动项目,以控制眼科疾病,而青光眼正是“视觉2020”行动中13个主要目标眼盲项目之一。
因此,作为贯彻“视觉2020——享有看见的权利”的重要活动,世界青光眼学会(WGA)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协会(WGPA)于 2008年起举办“世界青光眼周”(World Glaucoma Week)。2008年3月6日,世界青光眼学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协会共同发起“世界青光眼周”(World Glaucoma Week)的倡议。在接下来的一周中,数以百计的响应活动在全球各地纷纷展开,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提高人们对青光眼疾病的意识,鼓励人们接受积极检测。这是第一次全球规模青光眼公益活动,自此“世界青光眼周”得以确立,往后3月初都会择期举办各种主题活动,致力于提高青光眼在世界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公众中的知晓率,至今已有八届。
四、青光眼临床实践的“里程碑”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疾病谱发生很大变化,中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占青光眼患者总数的74%。
传统开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的手段就是通过药物、激光或者手术的方法降低眼压,达到阻止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继续进展的目的。然而,临床中那些眼压得到控制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40%依然无法阻止视神经继续损害;并且,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患者眼压并不高,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10mmHg~21mmHg),被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还有被称为高眼压症的患者,眼压虽然高于正常值范围,但却不发生青光眼视神经损害。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正常眼压青光眼患者的颅内压偏低,提出了“筛板压力差”学说,即青光眼的发病与眼内压和颅内压的差值相关。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基于跨筛板压力梯度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新诊治模式和有效筛查干预技术,实现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依据机制分型和诊治,结束了长期以来依据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的状况;并实现了我国开角型青光眼从治疗到社区防控的模式转变,使人群开角型青光眼检出率由10%提高到95%。临床实现了以恢复房水生理引流为目标的新型手术。和传统手术相比,新手术近期并发症下降30%,并杜绝了滤过泡相关的并发症。新技术和设备在26个省市300多个地区推广应用,覆盖人群1.2亿,受益患者达320万人次,使开角型青光眼致盲率从15%下降到5%,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以下,致残率从30%下降到15%。项目成果被国际眼科界评为改变青光眼临床实践的“里程碑”式的发现和贡献。该项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文章关键词: 青光眼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