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言堂

如何跟心理医生打交道

2014年10月10日07:09  新浪健康博客    收藏本文     

  文章来源:北京回龙观医院护理部撰稿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在现在高速运转生活节奏很快的人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家庭、工作、经济、竞争等等。而焦虑、、无助、抑郁等这些负面情绪也如影随形,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再也不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与心理医生进行最有效的沟通则是有着很大的学问:

  1.想好开头说什么。一些求医者见到医生后情绪波动很大,不知从何谈起,浪费了许多时间。事先想好“开场白”,几句话就能进入主题,使医生尽快了解你的症结所在。

  2.把心理医生看作是一个特别亲密的朋友。心理问题大多要有情感上的倾诉,这是“病人”和医生的共同愿望,且医生会对你的隐私绝对保密。因此,面对心理医生,要尽可能敞开心扉。

  3.“有问必答”比“拐弯抹角”更利于沟通。一些求医者存在种种顾虑,话说到一半时忽然又后悔了,改变了主题;有些人因怕露丑、害羞等原因不肯说关键的问题。这都不利于达到医治心病的目的。对医生的提问最好是有问必答,使医生的分析、判断更准确。

  4.不必过分地关注自我的表现与形象。医生并不太关心你表层的东西,而是更注重解决你的心理问题。在与医生的谈话中,你要尽可能地放松一些,不要在说话中过多考虑方式方法和技巧。有话直说,“开门见山”为最好。

  5.防止就事论事地纠缠于细节之中。有些人生怕医生不了解自己的经历与问题的发生、发展和现状,用大量时间去讲述一件事的细节。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医生更关注你的思想观念及对问题的认识。对于事情的叙述,先可大致讲一讲,然后等医生提问再说。

  6.不要期望由心理医生给你“决策”。比如说离不离婚,与恋爱对象是否继续保持关系等问题。不少咨询者希望医生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而心理医生的职业准则恰恰是避免这种不能完全负责的“硬性指导”。他们只能给你讲一些观点和道理,启发、疏导你的“症结”,最后的“大主意”还得由你自己拿。

  7.不要希望一次咨询就“根治”。解决心理问题往往要有一个过程,那种希望“一点通”、“仙人指路”的走捷径想法是不现实的。如果与医生面谈不便,还可以电话交流。

  心理问题不要等成了“心病”时才去求医。现实中,心病不算病的观念还很有市场,不到万不得已,人们似乎还不愿与心理医生打交道。其实预防心理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及早治疗更为重要,在“心理才感冒,还未发高烧”时就应该去找心理医生了。

  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必须准备好承受治疗和改变过程中的痛苦。在任何一种治疗过程中,患者都必须承受一些焦虑和痛苦,都必须面对、接受、承受自己的内心冲突,这是无论任何心理疗法都无法避免的。它相当于外科手术中,不可避免的疼痛和失血。这些痛苦在治疗的一定阶段,甚至会超过心理疾病本身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伴随痛苦和改变的心理治疗,才是真正的心理治疗。没有勇气承受治疗痛苦的患者,是无法从真正的心理治疗中获益的。

  在上述的准备比较充分之后,就可以请医生进行治疗了。治疗中的配合包括多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在治疗中尽可能做到真实,真实地表达和表现自己。其实,通常医生对患者几乎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能按时与医生接触,一切就都可以听其自然了。

文章关键词: 心理医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