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大一谈如何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4日14:36  新浪健康 微博

  胡大一

  尊敬的白会长,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早上好!

  今天和大家共同讨论“健康从心做起”。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心身全面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我在美国学习期间,记得有一句话“Do not feel your body”。健康是一种“忘我”的完美状态。健康的人不会感受到心跳。胃肠每天都在蠕动,谁能感觉胃肠的存在?当你感到身体某一部分存在,它可能已经不是完美状态了。我理解:健康是一种忘我的完美状态,不会感到自己的器官和肌体的存在。

  为什么讲健康从“心”做起?有三层含义。第一,要对自己的健康上心、关心,多用点儿心。不管你的事业多么成功,没有一个人可以经得起健康的意外。每个人不但要对自己的事业、工作承担责任,努力奋斗,更重要的一定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包括我们医生自己。第二,我们讲的健康是“心身的全面健康”。从1995年开始,我一直在开展双心服务。感到心慌、胸闷、胸痛到心脏专科门诊看病的患者,确实相当一部分有心血管疾病器质性问题。但同时也有不少患者,尤其是没有危险因素、没有家族史背景、症状不典型的中青年的女性,很多是焦虑、惊恐、抑郁这样的精神心理层面的症状。如果大家不注意心理健康,会浪费医疗资源。非心脏病的中青年女性,去做CT、冠状动脉造影,不仅是医疗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辐射,带来一生癌症的风险。大家都很担心日本核辐射,实际上不必要的影像检查也会造成大量的辐射。所以我比较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我们将心理因素融入到整个查房、门诊、病后康复全过程中,这才能体现“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用更节约的医疗成本,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自从开展“双心”服务,大家感到医患关系融洽多了。第三,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源头是共同的,都是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从“心”做起,能起到“一带五”的效果。非传染疾病防控今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6月份莫斯科卫生部长会议、9月份联合国非传染病专题大会,讨论得非常激烈。主要列举了四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疾病。众多的非传染性疾病,虽然在疾病中下游是到不同的科室看,但在其上游,都有共同的可检查可防治的因素,主要是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比如环境污染,二手烟危害。30年前我接待国外医学代表团,这些专家早上在北京饭店看到长安街都是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流,感慨:中国人真是健康!当时我在医院工作,一年最多有50多个心肌梗死,大部分是六七十岁老人,很少看见二三十岁的。现在自行车不见了,全是堵塞的汽车。上楼坐电梯,出门就打的。不该吃的肉类糖类吃得太多,该吃的蔬菜水果吃得不够。过量饮酒,烟酒不分家。这些都是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从源头做好预防,其实是一盘棋,不仅心血管病、脑卒中减少,而且对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性疾病都会有全面的综合效果。

  没有健康是没有尊严的。健康是尊严,健康是幸福,健康是成功人生的基础,健康是生产力。我在广州军区讲健康,张司令员讲健康是战斗力。如果部队培养的年富力强的干部和士兵出现健康隐患,我们就损失了战斗力。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疾病。动脉血管供应全身的脏器,如果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会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动脉狭窄,也会出现下肢血管病变。这是一个全身疾病,导致致残、致死后果。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重负。2000年,全球有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80%分布在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每年有30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2秒死亡1人。近年来不仅死亡率在增加,而且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年龄明显提前。这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命运,而且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明显有着负面影响。当前大家最愿意强调的是两个关键词是“维稳”和“发展”,防控心脑血管疾病与维稳和发展密切相关。今年7月,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遏制中国慢病流行》的报告,讲了健康生产力指数。将健康生产力的人作为分子,带病生存的人作为分母,这个比例的变化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是一个快速老龄化的人群,随着老龄化进展,带病生存会是越来越常见的现象,所以老年人会进入分母。非常遗憾的是,一些中青年人,本来应该作为分子的人,提前变成分母,对社会发展是负面的影响。

  名人的猝死引起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上月一家国际知名的制药企业中国区总裁,43岁,因大量喝酒猝死。实际上,冠心病的患者,至少有一半人以致残致死的后果作为首发的临床表现。之前毫无先兆,第一次出现胸闷、胸痛就是急性心肌梗死或者猝死。这绝对不是偶然发生的罕见事件,它天天发生在我们身边!是令人遗憾和悲痛的故事。大家一定要丢掉幻想。不要觉得自己医保条件很好,离医院很近,有几个医学专家朋友,得病了也不用担心。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对心血管病这样一种规律的疾病,怎么强调预防也不过分。

  对医院和医生来讲:要改变消极地等着病人得病,坐堂行医的习惯。医学的目的应该是为人民健康,而不仅是等着看病。我自己从北医毕业,相当长时间认为医生就应该坐堂。这是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和医疗模式决定的。今天我们在协和讲健康,协和医院早年成立时是防治结合,从公共卫生到医疗服务是整体的。我到北大医院的时候,北大医院还有群防群治科,我们到厂里给老百姓量血压,把药送到车间看着患者吃药,当时有非常好的医疗服务。现在大部分医院都是等人得病,更荒谬的是等得带来经济利益的病,完全违背了医学的目的。要改变重治轻防,甚至只治不防的局面。对于我们广大百姓来讲,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不能平时抽烟,得了肿瘤、得了心肌梗死,才开始考虑到底戒不戒烟。

  心脑血管疾病为什么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大量出现呢?吸烟、超重或肥胖、缺少运动、饮食不健康和大量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在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都是以千万和亿来计算。

  下面一起探讨一下心脑血管疾病形成的规律。心脑血管病是非传染疾病,和传染病不同。传染病是病因单一、因果明确、有传播途径的疾病。所以对传染病的控制途径有三方面:一是隔离,切断传播途径。这是SARS最成功的地方。二是疫苗;三是抗病毒、抗菌药。这是非常清晰的思路。现在我们面对大量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个人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生活环境引起的,当然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史。比如父母双方都有糖尿病、高血压,男性55岁、女性65岁之前患冠心病,子女同样病的概率会高一些,但遗传引起发病的比例不到10%。至少85%的比例是由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方式、行为决定的。还有5%目前要进一步研究。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心脑血管疾病可防可控。其根本途径是改变不健康生活环境,个人改变不健康生活行为和生活习惯。这两者相辅相成。所以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来推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生物学进程。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形成心脑血管病相关的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吸烟既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疾病发生在18岁以前,在这些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到中年特别是男性30到45岁是疾病的快速发展期,会开始出现一些由于饮食不健康,胆固醇、脂肪在血管壁沉着,形成斑块。只有当血管狭窄的程度在70%以上(严重狭窄),才会出现快速行走当中胸部或咽部压迫性、窒息性的胸痛。所以这个病变是十年甚至二、三十年逐渐发展才会出现所谓的心绞痛。

  为什么一半的患者在第一次胸痛就发生心肌梗死呢?因为“垃圾”越堆越多,就像包饺子,饺子馅儿越来越多,皮越来越薄,破裂的危险越来越大。如果熬夜、吸烟、不控制血压,本来就是大馅儿薄皮儿,再不注意就会出现斑块破裂。我们知道:手上如果有伤口,血小板会很快聚集止血,这在体外是保护机制;但在血管内,斑块破裂,血小板也会快速集合,这样就形成血栓,加重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来不及到医院而猝死。我们把血管壁上张力很大的斑块叫易损斑块或者不稳定斑块,这导致半数患者第一次发作就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

  心脑血管病的预防,要从年青时做起。美国对朝鲜战争遇难的士兵300例尸体解剖发现:平均年龄22.1岁的士兵,77.3%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39%有导致血管狭窄的斑块。这里有一个猝死患者的实例:之前就有斑块,但管腔很大,血管没有狭窄;由于连夜开车、吸烟、劳累过度,引起斑块破裂。血栓像核爆炸蘑菇云一样快速形成,导致猝死在路上。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心脏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