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数多达55万。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据媒体报道,1998年北京市120转运救治的中青年猝死者有80多名,但到2011年这一数字上升为270多名,比例达到12.65%,呈年轻化趋势。
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冠心病、脑卒中、肺栓塞甚至支气管哮喘都会导致猝死。有数据显示,心源性猝死占到了非事故性突发性死亡的80%以上,其中又有80%源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医师朱宇清表示,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过度劳累、抽烟喝酒,又缺乏运动,不少人都有代谢综合征,比如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这些都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朱宇清告诉记者,虽说是“猝死”,发病前一定有蛛丝马迹,也就是先兆症状。其中,典型症状是胸闷、胸疼,但也有很多不典型的症状往往被我们忽略了“比如有的人表现为胃疼、背部疼痛,甚至牙痛等。有代谢综合征或中年男性等高危人群,一旦发生不明原因的疼痛,要及时排除心脏问题。”朱宇清提醒。
患者一旦发生猝死,如果在现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十几分钟后就难以救治。因此,在发病10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术是最重要的。我国资深的急救、心肺复苏医学专家、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宗浩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当身边突然出现倒地的“猝死者”,“第一目击者”首先要确认患者有没有意识和呼吸,如果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拨打120进行求救,并立刻进行心肺复苏。伤病者若是俯卧或侧卧,应翻转为仰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放在水平面上。
李宗浩教授说,心肺复苏的现场抢救及时、正确至关重要。方法是,一只手握成空心拳头,用一般的力量在患者胸前区偏左的位置迅速叩击2下,帮助恢复正常心律。然后,用耳朵贴紧胸部听有无心跳,如仍无反应,几秒后再叩击2下。如果患者仍没有恢复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迅速在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两乳头间中点的胸骨处),进行心外按压,按压幅度至少5厘米。假如患者不能自主呼吸,在按压30次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施救者可用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平静呼吸,用自己的嘴紧密包住患者口唇进行吹气,反复进行2次,每次吹气时间至少1秒钟。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要交替进行,比例为30∶2,抢救过程中应尽可能持续不间断的进行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呼吸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