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食品添加剂误区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3日12:17  新浪健康 微博
罗云波谈我国食品质量监管现状及转基因问题 罗云波谈我国食品质量监管现状及转基因问题

  另外我要谈谈消费者,我们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现在对食品安全有了很高的诉求,而在这方面我们又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一方面要求食品安全,一方面哪里便宜往哪里走,我们的恩格尔系数还是很高,虽然已经可以吃饱,但要拿出来吃饭的钱的比重还是比较高的,所以老百姓要考虑食品的价格,而高品质的食品是有成本的,食品安全监管有成本,如果我们不好好平衡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大家知道乳制品价钱相对便宜,有人说中国的奶卖得比水还便宜,但是乳制品的生产是有成本的,我们对奶的监测已由过去几项指标增加到几十项指标,三氯氢胺也加进来了。老百姓说为什么不早点纳入更多的标准?监管成本由国家负担,但国家是用纳税人的税收来支撑,所以奶的隐性成本已经很高了。

  我之所以说食品安全状况还是比较好是有依据的,农产品、加工产品、乳制品、肉制品的合格率都在95%以上,中国人平均寿命已达到74岁,这与食品改善、营养保障密切相关。目前我们感受到的食品安全状况和实际食品安全状况有距离,新生儿及平均身高等数据,都说明了这种改善。媒体目前描述的食品安全状况让我们惶惶不可终日,神经高度紧张,不知道能吃什么了,我爱人就是这种感觉。现在资讯发达,个别事件通过媒体报道就会让公众感觉是普遍性事件,实际有些事是小概率事件,如果不报道,你一辈子都不会遇到。另外通过媒体报道,非常遥远的事件老百姓就会感觉像发生在身边,这次德国大肠杆菌事件中国老百姓也很担心。我们如何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刚刚陈院士已经讲得很系统。我们要逐步提高食品安全科学知识。老百姓说凭什么我们要成为“专家”?为什么政府不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呢?实际上如果你不想做“专家”,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你的健康也不会有问题。按照我们目前描述出的食品安全事件,今天这个倒下了,明天那个倒下了,什么时候到我倒下?我们感觉现在的环境是这样的。过去我们问什么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是短缺经济。只要有能吃的东西,都敢吃,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你还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就要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知识,如果不关心可以放心大胆的吃,我觉得基本消费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中心意思是我们的监管模式在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是多部门模式,当然这还要不断调整,未来监管部门可能会进一步收缩,集中在几个主要部门,综合协调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另外对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给大家讲一讲。一是最近出台了一个标准的问题,说卫生部刚刚有了新标准,这话本身不是我来说,应该是由卫生部门公布了新的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但我只是作为消费者或者搞食品的业内人士,我感觉这个标准更科学,又有新的提高和进步。公众也提了很多问题,比如面粉里是否要加防腐剂的问题,有人说大米是我们的主食,主食都要有添加剂(双乙酸钠)了还怎么得了?事实是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对提高食品的品质有帮助,食品添加剂被误解了。第二我们的大米有些专家说水平含量在14%以下的时候,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有了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可能会滥用。但现在正是粮食收获的季节,但全国到处下雨,目前我们的粮食干燥主要是靠太阳光,如果干燥度达不到标准,谷物类很可能霉变。一旦霉变,出现生物毒素个个都要命,黄曲霉素等危害远比双乙酸钠危险。如果没有使用通过严格科学论证和评估的食品添加剂,我们受到的伤害可能更大。政府出台标准,把双乙酸钠作为谷物类防腐剂,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现在很多情况下科学要让为于民意。现在很多专家不愿意出来说话就是因为科学有时候要让位于民意。食品安全涉及的领域、学科太多,似乎谁都可以说几句。而在老百姓高度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往往接受负面信息容易,接受正面信息困难,老百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现在把问题交给粮食部门来评价,我真担心如果不用双乙酸钠对老百姓来说是很危险的事。现在滥用抗生素是很大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滥用抗生素问题的存在,就否认抗生素的作用,仅青霉素救了多少人的命?

  我们应该科学、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食品添加剂中有防腐剂、稳定剂等等,老百姓最担心的是防腐剂,合理使用防腐剂,那是每个人健康的守护神,如果没有防腐剂,可能我们受到的威胁更大,而且出现的安全事故会更多。但是先用防腐剂或者说违规使用防腐剂是不可取的。我们刚刚谈到的确有些小作坊由于工艺条件达不到、生产环境达不到标准、偷工减料等等,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这种要打击、取缔。但这也不能一刀切,还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使中小食品企业转行。现在大的食品加工企业虽然数量少,但占市场份额的70%,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要有理性的看法。

  另外关于植物生长调节素。西瓜长大了,大家认为是膨大剂惹的祸,对南京“爆炸西瓜”进行了详细调查和评估,西瓜爆炸不是因为使用膨大剂造成。膨大剂通过评估对人体是无害的,在我国是纳入农药的监管方式。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人用激素不能划等号,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过程中也是恒量的,因为过多也会损伤植物,所以目前通过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没问题,而且使用也是恒量的,绝大多数是守法使用,如果超量损害的是农产品本身,对人的健康没有什么影响。

  刚刚有老先生说现在见不到绿色番茄,意思是说番茄都是催熟的,实际上到田间看,番茄还是有绿色的阶段,但是如果把绿番茄放到市场上,又有多少人买呢?即使着色不好,带一点点绿的大家都不愿意买。番茄用乙烯利催熟,乙烯利是很简单的化合物,分解的时候放出乙烯,而乙烯是水果蔬菜中天然拥有的植物激素,其作用就是催熟。如果没有乙烯,很多东西不可以吃,比如香蕉、猕猴桃,如果在生长过程中没有乙烯产生,就没法吃,一系列发育、反应都不能完成。添加乙烯利是模仿天然催熟激素,反应过后,除了催熟作用,还会产生水和氯,对人体没有危害。

  再谈谈转基因的问题,很多人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中华民族能否繁衍生息的高度。我觉得这太危言耸听了。任何食物都是生命体构成的,换句话说任何食物来都有成千上万的基因,转基因只是根据人类对食物进行改造,希望它有人类希望的性状。比如让小麦里有更多的赖氨酸,不用后期人工再加入赖氨酸了。比如抗虫品种,现在很多水稻受到螟虫侵害,每年要使用大量农药,而农药对水体、空气、土壤都会造成的污染,甚至导致一些中毒事件,现在在植物中加入抗虫基因,可以节约大量农药使用,对环境本身是有好处的。而且对昆虫有毒的东西,对人不一定有毒,转移进去的BT基因也是经过长期研究被证明是对人没有毒的物质。产生出的蛋白使昆虫可以死掉,而转基因之前,BT蛋白已广泛作为生物农药喷洒在作物上,现在是让作物自己产生BT。我国以及世界各国对转基因产品有非常严格的监管,对基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且取出基因的作物不能有不良记录,比如很多人吃花生过敏,因为花生中有一种蛋白,因此花生中的基因既不拿出去,也不接受别的基因改造,因为如果进行基因转移,再出现花生过敏性事件不好归因。转基因食品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所以转基因食品往往比一般食品更安全,因为所有的过程都经过严格的评估。如果拿传统食品经过转基因食品一样苛刻的评价,很多食品都过不了关。

  有人说利用转基因可能会让中华民族的繁衍都出问题,会断子绝孙等等,我的观点恰恰相反,这是摆在国人面前重大的战略选择,现在色拉油绝大部分是转基因,现在我们每年要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进口四千多万吨大豆,而本国大豆生产能力已一再萎缩。“漫山遍野大豆高粱”的景象正在逐步消失,因为我们当初犯了原则性错误。中国是大豆原产国,其他国家的大豆都是从中国引进,我们不需要搞转基因,很自信可以在国际大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油脂大量的需求,美国、阿根廷的大豆产品以高品质、低价格、高安全性的优势销入中国,你没有理由拒绝他们的产品。一方面中国有刚性需求,必须要进口,一方面根据WTO的规则,不能拒绝进口大豆。现在进口大豆日益增长,我们的大豆因为成本高、品相差逐渐失去市场,现在人家求着我们买大豆,如果以后外国一旦不卖给我们大豆,豆油厂马上就要停工。前段时间我们禁止某些转基因大豆进口,马上就有炼油厂跟政府来谈,因为他们不能生产了。我们自己生产大豆的“武功”基本被废掉了,国际一些寡头企业垄断了相关技术。大家应该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把人类全部的基因测出来,每个基因都会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全球共享的基因组计划美国投入最大,中国人也参与其中,这对人类健康未来有及其深远的影响。但这些基因是干什么的?是有知识产权的东西。以后一个基因很可能形成一个产业,如果我们不去发展生物技术,以后这些疾病完全都会控制在外国人手里。一个基因就可能是一个产业,一个基因很可能决定健康,决定治疗疾病的重要的武器。我也看到一些不负责任的说法,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不懂。有些人大代表说,未来为了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我们的食物里不能有任何转基因在里面,我说如果没有基因,那吃什么?他可能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基因中,只是转入了完全可控、安全的基因。至于美国人从来不吃转基因食品,只卖给中国人吃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说法。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不标识,美国70%以上的大豆、玉米都是转基因的,美国人要想不吃转基因的东西根本不可能。联合国粮农组织每年对转基因食品的消费都有报道,大家如果去看那个就会知道,转基因食品真正第一消费大国还是美国。

  欧洲现在正在启动风险交流计划,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进行风险交流的科学家。他们也发现有些科学家为消除消费者的疑问做出的回答往往适得其反,因为没有掌握交流的技巧,所以他们有培养计划。我今天讲这些内容就是希望大家掌握一些食品安全的知识,放心消费、快乐生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转基因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