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吧消失的廉价药

2013年07月19日09:04  人民网-人民日报  

  ●畸形药价的背后是畸形的医疗体制。只有革除医疗体制弊端,才能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

  近来,国产甲亢治疗药物甲巯咪唑片全国断货,一药难求,很多患者心急如焚,担心停药后病情恶化,而医生也无可奈何。

  廉价药短缺事件频频上演,折射出我国药物管理政策的“短板”。从凝血八因子到鱼精蛋白,再到抗蛇毒血清,每次断货的原因都一样:药品利润太低,企业不愿生产。虽然政府部门通过紧急协调,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但廉价药持续供应的长效机制并未建立。

  廉价经典药大多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定价低、利润薄。目前,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普遍采取“双信封制”,即一个信封比质量、一个信封比价格,中标原则是“质量优先,价格合理”。但是,在实际招标中,质量准入门槛很低,实质上是在拼价格。于是,“双信封”变成了“单信封”,“单信封”变成了“唯低价论”。例如,一瓶青霉素仅包装成本就达0.17元,但部分省份的中标价竟然是0.17元。当企业持续亏本时,只能选择停产。还有个别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例如,以苹果皮冒充板蓝根,以检测标志物代替中药材等。结果,很多基本药物虽然便宜了,但质量下降,疗效不佳,患者反映“吃了不管用”。

  我国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目的是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现象,挤干药价中的水分,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然而,个别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错误地将“价格合理”理解为“最低价中标”。每次招标,都要将药价压低一次。很多国产基本药物在数次“血拼”之后,变成了“白菜价”、“地板价”。而以超低价中标的品种,要么“有价无市”,要么“中标即死”。招标业绩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是“空头支票”,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实惠。

  我国的医药企业有五六千家,批准上市的药品达1.2万个,涉及的剂型规格有10多万个。作为政府,很难核实每种药品的生产成本,更难定出一个公认的合理价格。如果政府干预过多,给每种药品限价,很容易出现“降价死”、“药价虚低”现象。如果放任市场调节,一些药品又会虚高定价。例如,媒体曾报道过一种芦笋片,出厂价仅15.5元,经过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生等环节,最后到患者手中,价格涨到了213元,利润达1300%。因此,政府部门似乎陷入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

  其实,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政府对价格的管制越少越好。凡是市场能够平衡的,政府就不应插手。因为“看不见的手”远比“看得见的手”更灵活、更敏感。但是,药品是关系民生的特殊商品。当前,我国医疗体制积弊重重,药品已经偏离价值规律轨道。一种药品,定价越高,回扣越大,市场越火。可见,在药品销售领域,“体制的脚”踩住了“市场的手”,畸形药价的背后是畸形的医疗体制。只有革除医疗体制弊端,才能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

  解决廉价药短缺问题,政府必须有所作为。从短期来说,应改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纠正“唯低价论”的错误倾向,既要考虑价格因素,更要考虑质量因素。对于防治必需、用量较大的国家基本药物,可以实行定点生产、统一定价、统一供应,既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也让企业有合理利润,同时更能保证质量。

  从长远看,药价不是一个孤立问题,而是涉及医疗卫生体制的综合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创新管理,把药价问题放到医改全局中通盘考虑,才能标本兼治。例如,将控制药品最高限价变成管理医保支付价格,用支付制度改革来“倒逼”医疗体制改革。因为政府的目标不是控制药价本身,而是控制医药费用上涨。倘若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组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建立节约型增收机制,医院必然优先使用既便宜、又管用的药物。如此一来,廉价经典药就会备受青睐,成为市场的“宠儿”。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