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职业身份改革打破医生多点执业玻璃门

2014年04月28日09:41  解放日报   收藏本文     

  日前,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试运行。中心与8家医院签署协议搭建医生多点执业平台,一度成为亮点。不过,由公立医院主导的多点执业,更似一种“组织行为”,与真正意义上的“医生自由多点执业”,仍有较大差别。鼓励社会办医的多点执业,实施效果如何?据上海市卫生监督部门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申请多点执业的2400余名医生中,逾四成超出退休年龄;至于公立医院中主动报名多点执业者,几乎全是退休人员。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申城医生自由多点执业,存在看不见的三道“玻璃门”。

  医生:难摆脱“单位人”角色

  “自由多点执业”难,医生的公立医院“单位人”角色,堪称第一道“玻璃门”。在上海市三级医院心内科工作的朱医生,入行已有十余年,职称升到副主任医师。他坦言:像国外医生那样,拥有行医执照、自由选择执业点,当然很理想;但在我国,实际操作难度太大,“毕竟公立医院医生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金缴纳等都由院方承担,医院不鼓励自由多点执业,自己也不敢提出来。”数据显示:全市2400余名登记多点执业医生中,第一、第二执业点均为社会医疗机构的占50%;至于公立医院在职医生选择社会医疗机构作为第二执业点者,几乎没有。

  也有部分医生对新政提出看法。申城一家大医院主任医师透露,早在政策落地前,专家到其他医院会诊、开刀等潜在“多点执业”已悄然存在数年;新政却规定,医生选择多点执业最多不超过3个执业点,如此,反倒打击了一些专家多点执业积极性。

  医院:考量人才培养成本与回报

  为鼓励推动医生多点执业,今年初,国家卫计委起草了 《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里明确,“医生申请多点执业,应当征得其第一执业地点的书面同意。”处在第一执业点地位的公立医院,怎样管理医生去外面执业、怎样协调医院内部人力……诸如此类未解的后续问题,成为多点执业第二道“玻璃门”。

  据了解,上海市大多数公立医院管理者对院内医生自由选择多点执业,抱以不反对、不鼓励的态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说,有能力多点执业的医生,大多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可培养出一名这样的医生,医院付出成本巨大。此外,当前公立医院本就承担繁重临床任务,医生人手不算充沛,遇到地震等特殊时期,还要担纲紧急救援重任。医生多点执业,势必分散在第一执业点的精力,临床质量恐受影响。也有管理者认为,不反对人才流动,但是流动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人才的培养成本与回报。

  行业:跨体制人才难以流动

  旨在鼓励社会办医的多点执业政策,落地时面临现实尴尬:公立医院、社会医疗机构之间存在较大鸿沟。业内人士透露,现有医疗体制下,无论医生职称晋升、论文发表还是科研项目,身处公立医院都具有明显优势;社会医疗机构除开出“高价码”的诱惑外,缺乏独到吸引力,造成多点执业的第三道“玻璃门”。上海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多点执业来提高收入、实现医生职业价值,无疑是美好愿景;但目前,社会医疗机构自身发展尚未形成良好气候、“土壤”仍不够成熟。多点执业的前提条件是,执业点间优势互补、各有千秋,以便医生有多种选择。而目前公立医院与社会医疗机构并不处在同一起跑线,跨体制人才流动难以真正动起来。

  对策:加大医生职业身份改革

  面对三道“玻璃门”,怎样找寻破解之道?

  多位专家表示,应加大医生职业身份的改革力度,尝试将医生的工资关系、人事关系等,由“母院”管理改为由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记者获悉,试运行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正准备将医生多点执业的“批准制”变为“备案制”,这一举措,或可在医院与医生的人事关系上实现创新探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教授则建议,理想的多点执业模式中,医生不是“单位人”而是“自由人”,由医师协会这样的第三方机构管理认证、晋升等事宜,如此大大提升医生自由度,可为多点执业奠定基础。

  多点执业政策,确实会“解放”医生、释放生产力;但真正双向选择之后,对医生个体乃至医院整体发展都会带来新的挑战。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更多配套细则,从而使得这一政策更好地得以推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