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6月10日通报,上海市报告1例感染H7N9病毒确诊病例。患者,蔡某,男,61岁,本市户籍。于6月10日确诊,现正在积极救治中。
根据病毒粒核蛋白和膜蛋白抗原性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A)型流感病毒变异性强,致病性强,常能引起大流行,乙(B)、丙(C)型变异性弱,致病性弱。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和N)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为许多亚型,到目前为止,甲型流感病毒己发现的血凝素有15个亚型(H1~15),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N1~9)。
H7N9:2013年3月中国上海、安徽发现
H5N1:1997年香港3岁男童感染N5N1
H5N2:2004年台湾出现人感染H5N2
H9N2:2003年香港1男童感染H9N2
H7N7:2003年荷兰80余人感染
H7N2:2003年美国一男子感染H7N2
H7N3:2004年加拿大1人感染H7N3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畜。
目前,仅在局部地区发现少数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未发现续发病例。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根据我国不明原因肺炎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海、安徽和江苏的卫生部门对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实施了认真的医学观察。上海的1例确诊病例发病前,其2名家庭成员也发生了重症肺炎,病因仍在调查和检测中。该家庭的3个病例的发病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调查。除此以外,上海、安徽确诊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没有发现类似病例。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此次疫情高度重视,接到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报告后,立即向上海、安徽和江苏派出专家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患者的救治和调查工作,召开多部门会商会,对疫情性质进行分析研判,并安排部署了相关调查、防控和应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