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生活》周刊记者丁姗姗
据报道,我国是世界上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患者,约占总人口的7%。除了日趋老龄化的社会大环境之外,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被这种病“盯上”了。对于这种看似司空见惯的“老年病”,预防,得从年轻抓起。
特邀专家 康 南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忽视骨质疏松 后果很严重
骨质疏松有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除了特发性骨质疏松是在青少年发育时期出现的一种骨代谢病症之外,其他两种都是比较常见的。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疾病,它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多见于妇女绝经后5到10年;另一种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多见于70岁以后的人群。
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影响骨代谢而诱发的,常见的原因有代谢性内分泌疾病,比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结缔组织疾病,比如类风湿、红斑狼疮;营养因素,比如胃肠吸收功能障碍、维生素D缺乏症;药物因素,例如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
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松列为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总体来说,骨质疏松与年龄相关,老年人的基数越大,相对的患病比例也就越高,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甚至过度防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使骨质疏松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据调查,在我国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骨质疏松引起的,我国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概率超过9%,并有每年增高的趋势。而且,骨质疏松引起的髋部骨折的死亡率,甚至超过了乳腺癌。
可能你也会觉得奇怪,骨质疏松充其量的严重后果也就是骨折而已,怎么会危及生命呢?这是因为,髋部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进而引发心肺功能降低,形成下肢血栓等一系列疾病,长久下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远离骨质疏松 习惯是关键
好习惯一:尽量多运动
有研究证实,运动后骨骼形成的生化标志物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增高,而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状态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性磷酸酶则明显降低,这表明运动能改善骨骼的新陈代谢活性,对骨骼形成的促进作用大于对骨骼吸收的促进作用。
运动在增加骨质的同时,也会增加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反之如果人体长期不运动,骨质对钙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大量的骨钙会游离到血液中,并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骨密度。正常年轻人在卧床6周之后,尿液中钙的排泄量能增多到正常人的2倍。
即使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玻璃人”,甚至已经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仍然要强调运动的重要性,医生要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如果将人体的骨密度比作一个“骨量银行”,尽早投资固然重要,但开源也要节流。2011年世界骨质疏松日提出的3步预防措施(运动,维生素D及钙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围绕如何提高峰值骨量、减少骨流失提出的。
好习惯二:抛弃不良嗜好
有资料显示,吸烟、饮酒、喝咖啡、暴食红肉等不良习惯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盐分过量口味重
食物中加入过量的盐,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还会导致骨质疏松。人体内的钠经过肾随着尿液排到体外,同时也会损耗钙。人体需要排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就越大,最终必然会影响到骨骼健全所必需的钙质。
茶酒咖啡不离身
一些研究发现,过量摄取咖啡和茶可导致骨质疏松症。过量饮用咖啡会加大钙的排泄,增加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含磷的可乐饮料也属此类,应尽量避免过量摄取。
另外,过量饮酒会明显地引起骨质疏松症。这可能是因为乙醇会抑制骨形成,同时过量乙醇会抑制肠道对蛋白的摄入,使雄性激素的分泌减少,而男性雄性激素水平低下会引起骨质疏松。
吸烟过度
吸烟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吸烟者比非吸烟者一般要瘦,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其雌激素主要在脂肪中转化,脂肪减少将进一步减少雌激素水平。吸烟主要会影响到骨骼的外层也就是皮质骨的密度,而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髋骨,吸烟者的髋骨密度普遍比不吸烟者低5%以上。另外,女性吸二手烟同样易患骨质疏松。
蛋白质摄入过多
高动物蛋白质饮食很容易引起钙缺乏症,这主要是因为含硫的动物性蛋白进入人体后,会使血液呈现酸性反应,逼迫身体从骨质中提取钙质来平衡酸性血液。其次,红肉(猪肉、羊肉、牛肉等)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根,它们会在消化道中与钙结合,从而减少人体对钙的吸收。并且,食物中的钙经过消化,变成游离钙才能被小肠吸收,而红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会在胃肠道内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脂肪,使钙的吸收率降低。
巧克力吃得太多
巧克力含有草酸酯和糖,草酸酯会减少钙的吸纳量,糖则与钙的代谢有关,而钙对维持健康的骨质很重要。
预防骨质疏松 误区要认清
误区一:防晒必须足
说起防晒工作,不少女性都能讲得头头是道,而且是恨不得准备得越充足越好。为了不让自己晒黑,防晒霜、遮阳伞齐上阵不说,还常常躲着太阳走。
其实,这也是生活中的一大误区,因为这样极其不利于骨量的储存。夏季过度防晒,也会使人体内源性合成维生素D减少。
尤其是孕期的准妈妈,如果不适当接受日晒,会影响钙质的吸收,还有可能影响肚子里宝宝的骨骼健康,这样可真是让宝宝输在了起跑线上。
误区二:老了才补钙
提起补钙,经常会有年轻人显得不以为然:“这不是老人才需要的吗?”
人体出现骨质疏松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自身的骨钙不足;第二,骨钙流失得过快。一般来讲,从幼年期,人体的骨钙逐步增加;到一定年龄,骨骼的总重量开始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50岁后骨总重量会减轻30%。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活动量减少,钙的吸收与储存逐渐减少。到了老年,体内钙的溶解排出更超过吸收与储存,因而老年的骨密度会逐渐下降,以至于出现骨质疏松,其症状是容易骨折,最易折断的部位是股骨和脊椎。
钙在骨骼中含量最高时(骨密度的峰值)是在35岁左右,很多营养学家认为,若在这个年龄段把骨密度的峰值提高,到老年时就不太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这相当于趁年轻在身体中的“钙银行”存得足足的,所以年轻人补钙,等于是未雨绸缪。
误区三:补钙不补镁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非常重视钙的补充,而往往忽略了镁的摄取。其实,钙和镁之间必须达到平衡才能确保两种矿物质都能得到合理利用。
通常来讲,钙与镁的比例应该是2∶1,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摄入800毫克的钙,那么还应该摄入400毫克的镁。镁的摄入量偏少,会造成慢性镁缺乏,导致肌肉颤搐、抽筋、眩晕等,镁与钙质相辅相成,有效预防及改善骨质疏松,巩固骨骼和牙齿。
现在人们吃得越来越精细、吃肉多而吃蔬菜少,这些都是导致缺镁的重要原因。要想补镁,应该多食用紫菜——紫菜含镁量最高,被喻为“镁元素的宝库”。其它应多摄入的食品包括,如小米、玉米、荞麦面、高粱面,燕麦;豆类,如黄豆、黑豆、蚕豆、豌豆、豇豆、豆腐;蔬菜,如苋菜、蘑菇;水果,如杨桃、桂圆、核桃仁;还有虾米、花生、芝麻、海产品等。另外要注意,多喝水才能促进镁的吸收。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