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按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个名词,大大小小的“足浴”、“足疗”的广告牌让人们对足底按摩不再陌生。足底按摩,又称足部反射疗法、足部病理按摩、足道养生等,是一种以刺激足部反射区为主的按摩疗法。
什么是反射区?
脚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经这些神经末梢,信息和能量流从身体所有器官和部位反射到脚底的一定区域,这些区域即反射区。反射区是神经聚集点,这些聚集点,都与身体各器官相对应。每个器官在脚部都有一个固定的反射位置。身体右半部的器官与右脚的相应区域有联系,身体左半部的器官与左脚的相应区域有联系。当一个人身体的某个脏器或体表的某处发生病变,都会在相应反射区出现一定反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头部器官由于神经下行传导过程中左右交叉,故在脚部的反射区是左右交叉的,即左侧头部器官反射区在右脚,右侧头部器官反射区在左脚,例如右眼反射区在左脚,左眼反射区在右脚。
我们通常所接触到的足底按摩主要是用手直接或间接施力于脚部反射区,运用各种手法给脚部一定疼痛刺激,通过反射区的作用纠正身体相应器官的不正常状态,从而达到治疗保健的目的。用手按摩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不同人对疼痛不同的耐受度来调节施力的大小,可以自我按摩,也可以互相按摩。直接按摩主要靠手来施力,而且要求达到一定的刺激程度,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累,需要一定的力量与耐力。间接按摩常借助一些器具,如用按摩棒等按摩,相对来说,减轻了手的用力,比较轻松一点。也可完全不用手来按摩脚部,例如坐位或站立时,可在脚下某反射区位置垫一块鹅卵石,通过上下小幅度踮脚的运动,一起一落,使鹅卵石对脚有按摩刺激作用。其他如药物泡脚、热水烫脚、运用电磁仪器刺激脚部等也都可归入脚部按摩的范畴。
足底按摩可使用的介质
足底按摩治疗时常可应用介质,能增强疗效,润滑和保护皮肤。常用介质的种类如下:
(1)水汁剂:可用水、姜汁、中药水煎液等,可与中药浴足结合应用。
(2)酒剂:将药物置于75%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可用樟脑酒、椒盐酒、正骨水、舒筋活络药水等。
(3)油剂:由药物提炼而成,常用的有麻油、松节油等。
(4)散剂:把药物晒干,捣细,研末为散,可用摩头散、摩腰散、滑石粉等。
(5)膏剂:用药物加适量赋形剂(如凡士林等)调制而成。
也可应用护肤油、润肤露、按摩乳等。
足底按摩注意事项
(1)按摩前必须剪短并洗净指甲,为了避免损伤皮肤,应在皮肤上涂上一种油膏以润滑,然后再视被按摩点的情况,采取绕圈式的揉搓或上下式的挤压方式进行按摩。而且对大部分的按摩部位来说,需要注意朝心脏方向按摩,刺激的强度应从轻到重,逐渐增加压力。
(2)房间要保温、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夏季治病时,不可用风扇吹患者双脚。
(3)假如患者精神紧张,身体疲劳,或正处于情绪激动之中,要让患者稍事休息,待患者平静下来后再进行治疗。
(4)按摩后半小时内,饮温开水500毫升(肾脏病者不要超过150毫升),以利于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5)避免压迫骨骼部位,防止骨膜发炎或出血肿胀现象(患血小板减少症者容易发生青紫肿块,应该注意。
(6)脚部受伤,避免在脚部受伤部位加压,应找出上下肢相关反射区的疼痛点按摩。
(7)长期接受足部按摩,足部痛的感觉就会迟钝,这时可用盐水浸泡双脚半小时,脚的敏感性就会增强,治疗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足底按摩禁忌证
(1)在妇女月经或妊娠期间应避免使用足底按摩,以免引起子宫出血过多或影响胎儿健康。
(2)因足底按摩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所以对脑出血、内脏出血及其他原因所致的严重出血病患者,不能使用,以免引起更大的出血。
(3)对那些严重肾衰、心衰、肝坏死等危重病人,足底按摩的刺激可引起强烈的反应甚至使病情恶化,故必须慎用。
(4)对于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不能应用,以免结核菌随血行播散,导致弥漫性、粟粒性结核的严重后果。
(5)对于频发心绞痛患者,应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并尽量妥善送医院就医,绝不能滥用足底按摩。
(6)高热、极度疲劳、衰弱、长期服用激素、脚部病变不适用于按摩的患者不要用足底按摩。
摘自:《自我治疗便秘》 作者:王海泉、刘华琳、李慧霞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