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黑作坊混猪肉羊油制假羊肉卷 老板多次实验试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2日09:36  生活知道网-生活报

  随着冬季的到来,涮火锅成为市民用餐首选。大大小小的火锅店时常爆满,面对不断走高的羊肉价格,部分利欲熏心的不法商贩在羊肉上打起了歪主意——制售假羊肉。12月1日,大庆市警方破获一起制售假羊肉案件。黑作坊老板用猪肉、羊油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假羊肉,并销往海林、绥棱等地,涉案金额近30万元,在大庆尚属首例。15日,在大庆市公安局看守所里,犯罪嫌疑人徐贵明的心情已近冰点,因为做假羊肉他毁了自己好端端的家。从一名肉贩子做起的徐贵明,熟悉制作肉制品的所有流程,但他却没用在正道儿上,他与他的表哥和儿子因制售假羊肉一同落网。记者与徐贵明面对面交谈,在他时断时续的讲述中,这起制假羊肉案被一点点还原。

  神秘的大院

  “看到加工羊肉的现场,闻到令人作呕的臭味后,民警们当天中午都没吃下饭。”大庆喇嘛甸公安分局治安三队队长王庆林回忆该案件时对记者说。

  11月25日,一名市民向民警举报,富兴牧业小区有一个神秘的大院,“白天大门紧锁,夜里灯火通明,院内的人深居简出,院内腥臭味刺鼻,院门口经常停着一辆厢货,他们好像在加工肉制品。”据举报人称,他看到院里一男子曾拎着很多像是冻肉一样的东西急匆匆进入院内。

  接到举报后,喇嘛甸公安分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侦查。通过监控,民警基本确定这是一家肉制品加工点。12月1日14时许,民警着便装敲开了院门,对大院进行突击检查,并对现场加工肉制品的人员进行了控制。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黑作坊老板徐贵明和他的表哥、儿子三人承认了用买来的猪肉、鸭胸脯肉和羊油加工假羊肉的违法事实。

  黑心的工艺

  15日,大庆喇嘛甸公安分局民警李增海向记者演示了制假流程:将冷冻的鸭胸脯肉放在房间里肮脏不堪的大池子内解冻;用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的刀具,将鸭胸脯肉上面的瘦肉和肥肉切开,然后放进一个被他们称为“锅”的机器内搅拌;添加增加羊肉味的羊尾油;把肥肉和瘦肉按比例摆在塑料纸上;把肉做成长一米多、碗口粗细的肉卷后放进冷库;当买家来进货时,用切片机将肉卷切片。

  此后,记者走访市场时了解到,鸭胸脯肉的价格在每斤7元上下,猪肉则为每斤13元,羊腹肉的价格是每斤20元,而现在市面上正规厂家出售的羊肉平均每斤30多元。若按照市面价格计算造假者的生产成本,按照制造假羊肉3:2的比例将羊腹肉和鸭肉混合,一斤的假羊肉的制作成本在15元左右,如果按照4:1的比例将猪肉和羊油混合,将猪肉加工成所谓的“羊肉”,每斤假羊肉的制作成本不足14元。“以假充真”能让黑心造假者足足多赚一倍。

  疯狂的实验 

  今年50岁的徐贵明,早些年一直在老家安达务农,2006年来到大庆打工。他曾经在屠宰厂杀过猪、卖过肉,还在肉联厂做过香肠,一直与肉打交道。后来,他打听到许多人都用猪肉、鸭肉掺羊油做假羊肉,觉得这是一条暴富的捷径,于是,徐贵明不仅将制假羊肉的“技术”学到了手,还盖了一间大厂房,叫他的表哥和儿子来帮忙。

  随后,徐贵明觉得自己所学的“技术”不足以以假乱真,于是,他进行了多次实验,做成后还亲自试吃,争取做出“高仿羊肉”。他通常按3:2的比例将羊腹肉和鸭肉进行混合,不过这样的“羊肉”价格要高些。为了让自己做出的“羊肉”更有“味”,他按4:1的比例将猪肉和羊油混合,借助羊油的膻味,将猪肉加工成“羊肉”,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味道”很正。

  假肉的流向

  徐贵明是一个细心的人,从做出假肉到假肉的流向,他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今年9月,经过徐贵明精心研究,假羊肉卷出炉了。他把这批货送到了大庆市让胡路区一家干调店,他直接跟对方说,他的羊肉卷是用猪肉、鸭胸脯肉、羊油做的,价格要比真羊肉卷低很多,并留下5卷让老板试卖。十几天后,该店老板给他打电话,又要了一批货。从此,徐贵明开始往返于大庆市各个农贸市场和干调店,他一般先给客户留下一些样品代卖,如果觉得行就再给他打电话要求送货。没想到第一批货送完后,从客户那里反馈的信息是,羊肉的水太大,消费者怀疑肉注过水。经过这一事件后,徐贵明又买了一台压肉的机器,该机器能将“羊肉”里面的水分全部挤出去。

  羊肉卷的仿真程度越来越高,又进入了冬季吃涮羊肉的高峰期,此时,徐贵明的口袋也越来越鼓。

  让胡路龙岗市场、喇嘛甸镇超市、萨尔图工贸大棚附近的超市都是徐贵明经常送货的地点。除了大庆市外,徐贵明送货的地点还延伸到了绥棱、林甸、海伦等地。他一般先与经销的客户建立起联系,之后就用客车将货发过去。

  在这起案件中,他的目标客户群一般锁定在一些小超市、小火锅店。徐贵明表示,来进肉的商贩都知道他做的是假羊肉,“在业内,这已经不是秘密。”

  目前,这起假肉案的取证工作仍在进行中。法学专家认为,此前食品造假盛行,与同类案件量刑过轻有直接关系,也成为造假案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如果违法成本不仅限于简单的罚款,类似案件将会越来越少。”(记者 汪洋 李伟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黑作坊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