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中风症状轻最易被忽视 专家支招如何控制病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3日11:50  大河网-大河健康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李焰生

  很多人都知道,中风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不仅发病率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也相当高。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些严重中风(特别是缺血性中风)在发生之前是有预兆的,它们常常会以其特有的方式给患者一次或数次“警告”,相当于足球比赛中,裁判向犯规的运动员亮出的“黄牌”。“小中风”就是这样一张具有中风预警作用的“黄牌”。作为中风的“前奏”,“小中风”的发生是在提醒患者,必须立即采取干预措施,以免遭遇“红牌罚下”的结局。 

  特点:病情轻,易忽视 

  通常所说的“小中风”,指的是病情较轻、症状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恢复的一类中风,如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主要表现为突发一眼失明或复视(看东西有重影),口齿不清,半边肢体麻木、无力、活动障碍,半边面部麻木,头晕,站立不稳等。缺血性中风发作时间短,大多不超过1小时,5~20分钟最常见,最长不超过24小时。 

  特别提醒:“小中风”的症状轻微、发作时间不长、大多能自行缓解,很容易被患者忽视。许多患者在走路、吃饭或打麻将时,突发半边肢体麻木、活动不灵便,或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不适症状完全消失,便误以为是太累了的缘故,没有引起重视,更不知道这就是中风,自然也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本质:“小症状”,大问题 

  无论是“小中风”,还是严重的中风,其病因、危险因素和病理改变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小中风”患者尽管症状轻、发作持续时间短,但其脑血管的损害状况并不见得比大中风患者要轻。更为关键的是,“小中风”的复发率很高。也就是说,“小中风”容易“一发再发”,而一旦再次发作,就可能不是“小中风”,而是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大中风”了。“大中风”一旦发生,除少数脑梗死患者在起病4.5小时内可以接受溶栓治疗外,其他任何治疗都只能起到一定的对症、支持作用,疗效非常有限。 

  特别提醒:与毫无预兆就发生严重中风的病人相比,“小中风”患者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获得了一次“亡羊补牢”的机会。临床上,不少老年人在出现疑似“小中风”症状时,常因为“不想给家里人添麻烦”、“晚上去医院不方便”,或者自认为“睡一觉就会好”,而没有及时去医院就诊,白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把“小中风”拖成了半边肢体完全瘫痪的“大中风”。在此提醒广大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抽烟、饮酒者,一旦出现突发半边肢体麻木、无力,一眼失明或复视,口齿不清,走路不稳,头晕,一过性意识丧失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诊断:症状为主,影像学检查为辅

  为尽快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疑似“小中风”患者应选择去设有神经内科的医院就诊。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作出诊断。

  特别提醒:诊断“小中风”的最重要依据并不是影像学检查结果,而是临床症状。如果没有临床症状,就不能妄下诊断。随着CT检查的日益普及,不是“小中风”而被误诊为“小中风”的患者不在少数。临床上,部分老年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仅因为偶尔做了次头颅CT,发现脑内有“腔隙性梗死灶”,而被一些医生错误地戴上了“小中风”的“帽子”。其实,70岁以上老年人如果做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脑内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腔梗”灶,看到“腔梗”灶,并不意味着患了“小中风”。还有一种情况是,部分老年患者因持续头昏、头晕或头痛多日去就诊,做CT或磁共振检查,提示有“多发腔梗”,也被诊断为“小中风”。其实,只要医生能够仔细询问病史,便会发现这些患者的症状与“小中风”的症状有很大区别,“多发腔梗”并非导致其持续头痛、头晕的真正病因。

  防治: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复发风险

  当被确诊为“小中风”以后,患者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争取把中风复发的风险降到最低。具体治疗措施包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 

  不少患者对“何时停药”问题非常关注。特别是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血脂、血糖等指标已经降至正常时,都希望能尽早停药。这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认识。治疗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唯有坚持长期用药,才能保持血压、血脂和血糖的稳定。患者在用药后各项指标降至正常,仅代表用药有效,并不表示疾病已经被治愈。一般地说,抗血小板药、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都需要终身服用。

  特别提醒:无论是“小中风”还是“大中风”,需要用什么药、怎么用,都是有一定规范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风患者错误用药的现象非常普遍。首先,在很多医院,中风患者都需要接受输液治疗1~2周,甚至更长时间。许多患者也认为,吃药好得慢,输液好得快。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除不能进食的患者外,中风患者根本不需要输液,因为大多数对中风有防治作用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降压药、调脂药、降糖药等,都是口服药,常用的静脉药反而是一些没有多大作用的药。由此造成的结果是,许多患者虽然“吊”不少盐水,但由于大多“不对症”,该用的药(如抗血小板药等)没用,可用可不用的药乱用,达不到应有的疗效。以至于部分患者一边“吊针”,一边“复发”,病情越来越重。其次,许多中老年人喜欢定期去医院打“吊针”,以为输入一些活血化淤的药能帮助“疏通血管”、预防中风,这其实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再次,一些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便擅自用活血化淤中药(如丹参片等)代替抗血小板西药。殊不知,中草药同样也有副作用,特别是静脉输入的中药针剂。大家必须明确,中风患者之所以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为了抑制血栓形成、预防中风复发。活血化淤中药可能存在一定的“抗栓”作用,但由于目前尚缺乏可靠的科学证据证明其确实有效,故国内外医学界均反对用“活血”中药来代替抗血小板药物。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中风 心脑血管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