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微创靶向综合疗法快速治愈耐药性肺结核

2013年01月15日12:07  健康报  

  在当前全国各地热议医疗卫生改革,探讨民营医院生存发展之道的关键时刻,《健康报》11月12日第八版刊载的《微创靶向综合疗法快速治愈耐药性肺结核》一文引起了热烈讨论,读者反响十分强烈。许多医务工作者和结核病患者纷纷致电我院,对我们带领的专业团队多年来矢志不渝、坚持战斗在抗痨第一线的奉献精神表示钦佩,并对微创靶向综合疗法另辟蹊径,在快速治愈耐药性肺结核方面作出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当然,也有一些长期坚持在抗痨第一线的专业工作者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微创靶向综合疗法的概念和技术环节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现我们(杨玉山院长和324结核网首席执行官徐光先生)就微创靶向综合疗法快速治愈耐药性肺结核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论证,并对读者提出的学术问题作出专业的解答,以期引起广泛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全球每1秒钟就多1名结核病患者,结核病仍是目前威胁人类的主要传染病。我国是全球22 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2位,全国约有5.5 亿人感染过结核菌,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00 万,其中具有传染性的病人150 万,每年约有30 万人死于结核病。

  现代医学认为,结核病已是病因明确、治有办法、防有措施。但严酷的现实却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肺结核几乎泛滥。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进程过快、流动人口增加、人口密度加大、基层防治结核病组织涣散、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匮乏、许多结核病防治措施流于形式等。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结核病防治理论多年未改变,长期、大量、联合使用抗结核药物成为结核病治疗的金科玉律,导致耐多药和广泛耐药性问题更加突出,使耐药性肺结核的治疗几乎进入瓶颈状态。

  微创靶向疗法正是在这种历史现状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其也是一种崭新思维方式和防治理念。

  一、我们的重要发现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

  1.结核病患者的病灶中不仅仅有结核杆菌存在,同时伴有白色念珠菌、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多种致病微生物的寄生。因此,结核病灶是多种致病微生物混合感染的结果,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常不能有效控制结核病,相反会人为地破坏结核病灶内固有的菌群平衡,助长了结核杆菌的抗药性和耐药性。

  2.由于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成分的60%由类脂质构成,这种类脂质包括硫脂类和蜡质。人体内的巨噬细胞由于受硫酯类物质的影响,在发挥吞噬作用时不仅无法消灭结核杆菌,相反却将细菌包裹、分隔,导致吞噬细胞体积增大,固定在血管上。而蜡质D等则由于其疏水特征,使血流中团块物质增大,阻塞毛细血管。这是导致微循环障碍的重要机理,也是抗结核药物不能进入病灶内的主要原因,粟粒型、浸润型肺结核以此类现象居多。

  3.结核病灶的病理切片显示,由于病灶长期迁延不愈,致使病灶局部周边水肿、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等。这些因素导致结核病灶周边的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闭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使抗结核药物不能顺利进入病灶内,空洞型肺结核的此类现象尤其明显。

  4.结核病灶内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其中包括血液微循环障碍、淋巴循环障碍和微气道阻塞。这种微循环的障碍和阻塞恰会造成人体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的进入障碍,为结核杆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是结核杆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微生态环境。这种结核病灶内的微生态环境正是我们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5.常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病灶内每毫克组织内的有效药物浓度仅为几微克,而微创靶向治疗局部病灶内穿刺给药的浓度却高达几毫克。任何顽固的结核杆菌在这种高浓度药物作用下,其抵抗能力都显得微乎其微、势单力薄。

  6.在结核病常规药物治疗过程中,只考虑了破坏、杀灭,没有考虑修复、重建,更没有考虑动态平衡。

  以上发现说明,机体不能有效控制结核杆菌的持续感染不是由于细胞免疫的抑制造成的,而是空洞这一特殊的微环境阻止了T 细胞与巨噬细胞的直接作用,导致大量结核杆菌在空洞内表面的巨噬细胞中生长。

  二、微创靶向综合疗法快速治愈耐药性肺结核的原理

  1.直接杀灭结核杆菌及其他致病微生物。

  针对结核病灶周边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抗结核药物不能进入病灶内这一特点,采用经皮肺穿刺让药物直接与致病微生物接触,避开了“交通堵塞”,“空降”到达病灶,对其实施“空中打击”。

  针对结核病灶是由多种致病微生物混合感染的这一特点,配制独特的复合配方,可同时杀灭多种致病微生物。

  经皮肺穿刺药物到达病灶的浓度较传统疗法高,使致病微生物浸泡在高浓度的有效抗生素中,没有存活的机会。

  2.破坏结核病灶内结核杆菌赖以生存的微生态环境。

  采用碱性、高渗透压、缺氧、破坏病灶蛋白质等多种手段,摧毁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生态环境。即使个别异常顽强的致病微生物躲过了高浓度抗生素的劫杀,由于没有生存空间,也将无法存活。

  3.促进原病灶区域组织细胞的生长、修复和重建。

  利用独特的药物配方和一些辅助治疗,促使原病灶区域被破坏的组织修复重建,特别是微循环的再建立。

  4.全身免疫支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实施高营养热药膳快服、运动快速康复,以及身心兼治、情感抚慰,能迅速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其修复重建功能,使结核病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健康,达到临床治愈的功效。

  打一个形象的比喻,这种疗法对于结核病灶内的结核杆菌及其他致病微生物来说,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复合型地质灾难。

  地震:微创靶向综合疗法恰似一次高级别地震,首先破坏结核空洞形成的厚壁和荚膜,摧毁结核病灶的微循环结构和框架。

  海啸和泥石流:接下来,大剂量的针对不同致病菌的独特配方药物的冲洗灌注和浸泡,同时伴有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冲刷和洗涤,让结核杆菌及其他致病菌无藏身之地,这就像海啸和泥石流。而缓释、长效和多种抗致病菌药物的联合作用,则能持续杀灭残余的结核杆菌。

  灾后重建:促进细胞修复重建的复合型配方可以促进细胞的生理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并形成动态平衡,再配合高营养热药膳快服、运动快速康复及身心兼治辅导,能使结核病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健康,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三、微创靶向综合疗法的六大优点

  1.适应证广。除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外,均适用此疗法,尤其是耐药、多耐药和广泛耐药性结核病患者。

  2.疗程短、见效快、费用低,很少复发。初治患者住院1个月左右,经皮肺穿刺4次~5次;耐多药、广耐药患者需3个疗程,共3个月,每个疗程费用约1万元左右。

  3.完全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既往用药情况、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配成复合制剂,进行个体化治疗。

  4.穿刺置管注药前可先抽吸空洞内脓液、干酪、坏死等物质,清洁空洞,减轻病人的中毒症状,使药物和致病菌更好地接触,提高治疗效果。

  5.避免全身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尤其减轻对消化道和肝肾功能的毒副作用,增强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

  6.设备简单、定位准确、操作容易、安全可靠,易被病人、家属接受,利于推广复制。

  四、微创靶向综合疗法的适宜人群及禁忌人群

  适宜人群:

  1.适宜耐多药及广泛耐药性患者;

  2.适宜急需快速治愈初治肺结核患者,如出国、留学、当兵、考公务员等。

  3.适宜不能耐受长期服药的肺结核患者。

  4.适宜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肺结核患者。

  5.适宜有严重并发症的肺结核患者,如大咯血患者。

  6.适宜肺结核合并曲球菌、尘肺的患者。

  7.适宜结核性脓胸、肺脓肿、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

  8.适宜结核性脑膜炎、淋巴结核、骨结核患者。

  禁忌人群:

  1.严重的心衰、肾衰、呼吸衰竭患者。

  2.肺结核晚期患者。

  3.药物过敏患者。

  五、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1.淋巴结核一经穿刺即会造成开放性感染播散,如何愈合?

  所谓定向穿刺不是指不分轻重、不分部位,一律针对结核空洞或结核病灶直接穿刺,而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位置的定点穿刺技术。比如针对淋巴结核和骨结核,对于尚未出现结核病灶破溃的病例,我们采取定点包围技术,在结核病灶周围穿刺给药,使供应结核病灶的外周血管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碱性环境和高渗透压状态,以破坏结核杆菌赖以生存的微生态环境并直接杀灭致病菌,促进组织快速修复。几天后,当病灶出现大量液化、组织坏死时,我们则再利用穿刺技术抽出脓汁,同时注入相应药物。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一例发生病灶破溃现象。

  对于已经破溃的结核病灶,我们则采取外周定点和内部穿刺给药并举的方法,同时在破溃伤口加入大量粉剂药物,使脓汁大量脱出,达到快速治愈的效果。

  2.空洞型肺结核和浸润性肺结核一经穿刺,就会产生剧烈咳嗽。只要有剧烈咳嗽,就会造成肺内播散,加重病情,这怎么解释?

  到目前为止,我们做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及观察,并对穿刺过程中咳出的脓痰进行痰菌培养试验,尚未发现存活菌。这说明,在穿刺过程中,药物已经和致病菌充分搅拌混合,达到了杀灭致病菌的作用,同时破坏了结核杆菌赖以生存的微环境。因此,没有咳出体外的痰液,即使扩散到其他肺组织,细菌也不会存活,所以不会造成肺内播散。当然,在长期治疗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几例肺内矛盾反应病例,采取同样的穿刺给药技术,最终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3.通过穿刺给药技术快速治愈浸润性肺结核和粟粒型肺结核的原理是什么?

  经皮肺穿刺给药技术,在局部注射近20毫升高渗及高浓度药物,改变和加大了局部张力,使原来已经堵塞的气道复张,血管和淋巴管通畅,促使大量痰液咳出。同时,高渗及高浓度药物充分利用了人体血管、淋巴管、气管的半透膜原理,使药物通过上述管道快速传送到周边组织,达到快速治愈的效果。

  4.这种疗法所使用的药物是你们发明的新药吗?

  该项治疗技术所使用的药物全部是国家药典所列药物,没有采用新药。归根结底,这项技术是一种临床治疗方案的发明,是临床医生根据不同临床症状、临床分型及病情程度,采用即配即治的配伍方式,形成的独特治疗方案。其实,利用不同的临床混合配伍溶液治疗不同病人是目前国内外十分通行的治疗方法,正如国际风行的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一样,其不是药物的发明,而是一种治疗方法的创新。(深圳山厦医院  杨玉山  徐光)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