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如何治疗

2014年10月14日15:21  新浪健康  微博 收藏本文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老年科  王伟良

  田老师是上海一所知名高校的退休教师,平时性格活泼,社交活动丰富、虽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史,但经正规诊治后控制的还不错。在退休后,他接连发生了好几次单侧肢体麻木,头晕呕吐的症状,被送医后均诊断为多发性脑梗死,对症治疗后好转。家人与他都很庆幸,这么多次脑梗死都没有引起后遗症,四肢也能活动。但渐渐的,家人发现了不对劲,田老师的记性越来越差,而且症状波动特别大,这个月还记得要买菜烧饭,下个月就连外出锁门都不记得了;原本举动温文尔雅,现在经常与人脸红脖子粗地吵架,甚至被发现偷拿邻居信箱的报纸,举动也变得有些邋遢起来。

  女儿连忙连哄带劝地把田老师带去了医院,经过脑磁共振成像、甲状腺功能、梅毒血清学试验、结合Hachinski缺血量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一系列检查评估,田老师被诊断为血管性痴呆(VD)的一种类型——多梗死性痴呆。

  多梗死性痴呆是由多发性脑梗死累及大脑皮层或皮层下区域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是VD的最常见类型。表现为反复多次突然发病的脑卒中或脑缺血发作,呈波动病程,阶梯式叠加加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病变血管累及皮层和皮层下区域的相应症状体征。

  临床医师和患者常常关注脑梗死后的二级预防,给予患者抗血小板、抗凝或是调脂稳定斑块药物以防止再发脑梗死,而往往忽视脑梗死继发的认知功能障碍。此疾病患者在诊断时应注意与老年性痴呆鉴别,病史及量表提示的认知功能下降、情感失衡及多次卒中病史可帮助诊断,所以加强病史询问及关注认知情感不容忽视。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指出,VD患者存在乙酰胆碱通路的破坏,致使脑内乙酰胆碱含量减少。故及时应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石杉碱甲、多奈哌齐等可以延缓患者认知减退的速度,改善生活质量。本文中提到的田老师在接受石杉碱甲足量治疗后,认知状况和情绪较治疗前有了较大的改善,药物疗效令人满意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田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脑梗后认知障碍的例子。近年来,脑梗的发病率有低龄化高发化的趋势,所有的脑梗病人,在预防脑梗复发的同时,要高度关注病人的记忆力、执行力等认知功能,脑梗后认知障碍要早发现早治疗,否则进展成血管性痴呆就后悔莫及。

文章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治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